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纪实:复“苏”纾困,关情民生

来源: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作者:张焱

中国学生网报南通8月11日电(通讯员 张焱)2022年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对青年的号召:“敢于做先锋,在为国家,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同时也为疫情困境中的江苏经济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常州工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成员自7月于各地红色景区及相关场所进行实践。

实践“复苏”出行站点:如皋

为调查后疫情时代江苏出行方式转变,常州工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在7月4日下午,到达如皋地区各景点,在此过程中调查感受各种出行方式的便利程度,成本高低,受选几率。第一段旅程是从家到如皋汽车站,为避免接下来行程的单一,果断舍弃自驾,选择公交汽车,在疫情前,车循环往复大概每40分钟一趟,现下大致一个小时一趟,这在时间线上就有了二十多分钟的延长,同时在人数上锐减,连满座的要求都没有达到,并且在价格上有了小幅度的提升,正在进做记录时,一个抓着车座的幼童闯入眼帘,或许是感到不舒服,她想要将脸上的口罩摘下,甩到地上,用力过猛一个踉跄一脚踩上了那个口罩,奶奶用双腿将孩子固定住,,小声教导:“别摘别摘,外面多少细菌”说着便从包中掏出了备用口罩,值得赞扬的是不光是这一对祖孙,车上绝大多数人都佩戴了口罩,这对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保障了车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让他人对疫情结束有了信心。

第二段路程是从车站到达红十四军纪念馆,值得一提的是,在站台地区横亘了一排“长龙”——电动三轮车,车主穿梭在人群中用“火眼金睛”搜寻外来客,接着便不由分说拉客,但大多数人会选择手机软件打车,打车过程较为便捷,提前预知坐车价格是其便捷之一,在坐上车后,司机会考虑到气温,旅途长短等各因素来给乘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体验感直接拉满,与此同时,司机会咨询旅客游览的大致线路,并且告知是否设有门票和其价格,这是其便捷之二,但在多达五次的打车过程,司机从未要求旅客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且没有提醒乘客佩戴口罩,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可是会对疫情产生推波助澜的效果,此等现象值得相关部门重点关注。

到达了红十字军纪念馆,对出行的观察暂且被搁置一边,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神魂历久弥新,站立在纪念馆门口,注视着如放哨士兵般坚挺的石碑,端详着红底烫金的介绍字样,仰望着石碑之上插的不偏不倚的五星红旗,眺望着纪念馆大门矗立着朱红似旭日的五角星,内心对烈日的烦躁渐渐偃旗息鼓。进入馆内,未见其人便听到苍老的声音解说着馆内陈设,定睛一瞧,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向身边同伴介绍着战争时期的木炮,结合老人所讲回忆起军事理论课上提及的铁原战争,两军对垒,敌方机械化战斗,我军本土化战斗,武器相差甚远,这该如何作战?凭借这些木制武器去抵抗敌人“钢铁”的进攻吗?思及此,一阵冷意由脚底蹿至后背,常人光是想象以刀敌枪便能恐惧丛生,试问红军为什么能无畏前进?靠的便是这敢为人先,不惧生死,为民服务的红色精神,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换得当下太平盛世。

第三段旅程从餐馆到水绘园,实践成员选择了共享电瓶车,体验感较差,温度较高不说,并且车子在速度控制,刹车等方面有待完善。经队员亲身体验疫情对人们的出行方式影响较小,但对于固定的公交车辆而言,发车时间和班次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小地区的调查并不能以偏概全,对于旅游景点较多的地区而言,客流量的减少势必会引起蝴蝶效应,所以对于复“苏”工程而言,需要因地制宜,防护措施和交通安排对点对阵进行改造,如此一来,在保证当地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又能保障他人的人生安全。

为了将在纪念馆中所悟所感传递到其他人身上,一回到家,实践成员便进行分工合作,往常枯燥乏味的制作PPT的过程,在红色精神的加持下,显得庄严神圣,结合着馆内罗列的雕塑在各大搜索平台检索红军的战斗事迹,在一些历史呈现的页面,成员间有了较大的分歧,一方考虑到历史和英雄熟悉度想要罗列知名战争及人物,而另一方考虑到制作新颖度及对不知名英雄的敬意,想将他们介绍给更多群众,过程中一遍一遍改进,总觉得尚不够完善。最后考虑到多方因素,决定以无名英雄为背景,介绍红色精神。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主要目标是为了了解疫情时代江苏经济的复苏情况和民生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深入了解红色精神内核意义,让一代代青年具备革命先辈身上无畏创新的精神,即使是身处疫情困境,也能顽强斗争,接受磨炼,收获成长,为成为国家顶梁柱而做充足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食品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紧密融合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食品安全作为健康生活的基石,将相关理念深度融入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工作圆满完成

为深入调研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2025年1月8日至1月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根据前期开展的寒调第四次会议……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这一课题的看法,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1月2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展开线上问卷发放工……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

为促进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6日中午11: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7教室召开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队员参与。此次会议主……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优化问卷题目,12月30日下午19:0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科技大楼9509教室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成……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二次会议

为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地讨论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2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

为加强实践队队员对课题的理解,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推动后续寒调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3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负责人王……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健康万家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北师范大学……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探寻古镇古艺,传承非遗绣法
2022年6月17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了红安县太平桥镇进行红安绣活非遗文化学习,在红安学习实践的这四天,让我明白了“非遗”二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第一天队伍长途跋涉,…
以文化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位于县城南35千米营廓集,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内的木兰祠景区、木兰故居、木兰文化公园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让虞城县被冠…
关心留守儿童,致力儿童身心健康教育
十堰8月19日电(通讯员胡文博)为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响应国家“守护旭日”,助力成长三下乡活动号召,2022年8月18日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可可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十堰市星湖湾留守儿童中心,开展“…
联系乡中人,了解乡中语
为了更好的了解家乡普通话使用情况,我作为兰州理工大学星语普愿实践队的一员返乡,于7月19日至7月26日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第一个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
曲园学子三下乡: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社会实践,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历练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假期我有幸成为曲阜师范大学“萤火汇曲园,共助苔花开”暑假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为落实党的三下乡支教的号召,在魏家佐小学完成了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
建筑学院“小青松”教育关爱实践队:献礼党的二十大,传播爱国新精神
为加强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传递新时代青年爱国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喜迎二十大,2022年7月4日,建筑学院“小青松”实践队于宜阳县沙坡小学举行以“献礼党的二十大,传播爱国新思想”为主题的升…
教育缩小差距,微光照亮远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城乡发展过程中,教育尤为重要,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帮助乡村儿童开阔视野,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萤火汇曲园,共助苔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北省保定市蠡县魏家佐…
推普助真知,实践助我行
为了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进一步认识、了解家乡普通话使用情况,7月19日至28日,星语普愿实践队在家乡进行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
科院学子三下乡:走进无声世界,关爱听障儿童
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者呱呱坠地时无法感受父母喜悦的互换,或者小小年纪便无法感受声音的美妙,他们被称为聋哑儿童。一直以来本着“关爱社会,暖心服务”的宗旨,让学校同学更了解关爱这类儿童,让聋哑…
访革命遗迹,扬红色精神
众所周知,历史的场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湮灭,但历史的物件却是唤醒我们民族灵魂的钥匙——博物馆,就是一个包罗万千的地方。小时候我也经常去河南以及郑州博物馆,但当时去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那时最大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