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帮助山区孩子们的初心、秉着“扶贫必先扶智”的信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实践团队——凉山小分队于6月25日至7月30日前往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区美姑县儿童之家展开支教活动。
初次抵达支教的村落时,蜿蜒崎岖的山路、陈旧落后的村庄、土灰破旧的校园、参差不齐的木房,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不过报名支教,我们所期待的并不是富足悠闲的乡间生活,因为青春正是那种无畏艰苦、毅然前行的心态,越是在条件艰苦中,越能感受到支教的意义、青春的意义。翻越了好多座大山, 倒了无数趟趟车, 才到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儿童之家所在的山脚下。
晃晃悠悠的我们,气喘吁吁地走在崎岖而泥泞的羊肠山路上,目之所及皆是大山层层环绕。当登临山顶的那一刻, 我看到了建在山顶上的土坯学校。尽管已经临近傍晚, 但我仍然感到山顶上有无数道霞光流连着彩云, 氤氲在山头久久不去。刹那间, 我感动并兴奋着。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即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展开几个月的支教。其实做出支教的决定,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容易。第一是走上讲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第二是这里有我们未曾接触过的艰苦环境,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我们讲的课他们会喜欢吗?我们传授的知识他们能理解吗?一路上,大家都是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赶路的。但是现在我很确定,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我们会竭尽所能, 把我们能带来的东西倾囊相授。
尽管风俗、语言不通, 但我们依然渐渐地熟悉了彼此, 也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用热情洋溢的笑容,向我们展示友好;用纯真善良的眼神,向我们传递他们的美好;用也许并不那么熟练的普通话,表达对我们的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但我们首先都是中国人,来自同一个大家庭。民族团结永远是刻在我们中国人血液里传承下来的精神。我们和他们坐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能感受到彼此脉搏之间传递的共鸣。
支教一个月以来,我们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种挑战,尽管有种种困难:离家路途遥远、但我们依然坚定,坚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因此在这短短的支教时光里,整个团队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支教工作不仅能提高师范生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素养, 还可以强化师范生的心理疏导能力, 满足受教者的需求。大学生辅学支教一定程度上减轻凉山地区受教育压力, 且切实提高我们学习和生活能力。支教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为我们搭建了融入贫困山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青春价值的最好平台。面对教育扶贫的伟大事业,作为师范生的我们, 当下力所能及的就是去传播知识,贡献一份或许微薄但绝对必要的力量。为期半个月的支教, 也许并不能对他们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作为师范生、未来的教师,这正是我们所求所盼的。这一段支教时光让我提前,也更深刻的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