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浮“醉”芬芳,“梅”香李子甜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张智颖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字经济对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为响应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我和小伙伴们一拍即合,加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字惠农”暑期实践队,我们在8月14日来到无锡市滨湖区大浮村开展为期2天的基层调研活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辅以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民生民情,探究数字乡村新模式。

为了此次活动,我们先前便做好了功课,我们了解到,无锡本土底色农产品除了大家熟知的阳山水蜜桃外,还有大浮杨梅、醉李,只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经过调查后我们发现,大浮杨梅从宋朝开始在大浮及雪浪地区栽培,至今已有1000余年,现在栽培面积已达5000余亩,今年平均亩产量达1500余斤;大浮醉李色泽鲜艳,酸甜适口,芳香多汁,是我国李属品种佼佼者。

在来到大浮村的途中,远远便望见大片大片的果园和多个农家乐基地。进入大浮村,我们首先来到副书记时华忠的办公室,邀请他为我们介绍大浮村脱贫致富的奥秘首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大浮村的基本情况。谈到大浮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中获得的成绩,副书记无不自豪,大浮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旅游特色村”等。近年来,大浮村更是拓展林果基地,加大投资建设力度,通过政府不断地引导和开发,以旅游业拉动果品销售,大浮已经成为一个全开放式的采摘园。

图为大浮村副书记在填写调查问卷。 袁吟霏摄

我们问到数字经济在大浮杨梅、醉李上的运用时,副书记坦言这也是大浮未来几年努力的方向。目前,书记鼓励青年农民和合作社理事长参加电商培训,并积极利用顺丰、淘宝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引进18家电商企业,在大浮已经从事电商销售模式的果农有156户。通进三年的触网销售为大浮果品奔向长三角天市场,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的新格局,打响了知名度。大浮村村干部致力于在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服务上下功夫,联系大浮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农业旅游服务中心、完善农业旅游载体管理、打造坚实的宣传平台、提升环境综合质量。小到一颗杨梅、醉李的成熟,大到整个村子脱贫致富,都离不开村民们的悉心栽培,离不开村干部的引领作用。

接着,我们提议去杨梅、醉李的种植区走走,进一步了解果品种植情况。由于杨梅、醉李的最佳采摘时期为6、7月,而今已是八月中旬,酷暑难耐,种植园内人烟稀少,但林间仍有几位农民顶着烈日辛苦劳作。我们走到一位农民跟前,询问他有关杨梅、醉李的种植情况。这位农民脸上布满了汗珠,不停地用毛巾擦汗,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时,也没有半点的不耐烦。我望着他,他望着杨梅叶,虽然农民所讲的专业的种植方法我不能全然理解,或许离开这里之后就忘记了,但是我想,从农民坚毅的眼神中流露的情感是我能理解的,他们盼望着果树早日结出果子,盼望着果实又大又饱满,正如他们盼望着早日增收,带着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一样。

图为团队成员在街边采访村民。 张智颖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农村,设身处地地体验了农民的生活,提高我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知,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的社会经验,这将为我以后走出校门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大浮村一天的走访,我感悟颇丰,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也不禁赞叹国家政策方向毋庸置疑的正确性。数字乡村建设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融入村民生活。愿杨梅、醉李甜了大浮村,也甜了老百姓。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小小的杨梅、醉李,却给了我启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农村特色产业,打响品牌,依托电商、旅游业等现代化措施,使古朴老旧的村庄焕发新生。我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也受益匪浅,无论是村民们勤勤恳恳、风雨无阻的坚守,还是村干部运筹帷幄、指挥四方的大智慧,都值得我学习。而我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主动肩负起国家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添上属于时代青年的一笔。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徐雅婷摄

(通讯员 张智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坤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与该局相关负责人蒋珍珍……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医废团队深入了解该领域实际情况,为社会实践调查积累详实资……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调研活动

2025年1月25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李心宁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展开深入调研,并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在此次调研中,调研团成员采访了总务科工作人员邢文静,以……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访谈基层卫生院医废处理人员

1月23日4时30分,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张祖悦前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中心卫生院,就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状况及数字化治理平台应用影响,对该院医废处理人员张英晨展……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实地探访了解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理情况2025年1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医废焕能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人员段钰访问了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总务科档案管理负责人孙静就医……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在当今社会,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团圆期盼的传统节日,是家人相聚、共享天伦的…

最新发布

情系中国,筑梦金寨第十五弹
金寨和“乡村旅游”独一而论,对于金寨的来讲,他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丰富的革命遗存,独特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在弘扬红土地精神的同时,有力地推动和培育…
林大学子走近妇联,用心感悟“巾帼”力量
(东北林业大学通讯员王宇彤)“当梁红玉用惊天震鼓击退百万敌军;当江雪琴面对屠刀从容就义;当中国女排赢来五连冠,拼搏精神转化成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人们不再怀疑,伟大的女性已经为我们的民族撑起了一…
全面调研虞城县发展史(商虞栗调研队)
虞城县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截止2022年,虞城县已具有“中国木兰之乡、中国钢卷尺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多个美称。对虞城县发展的全面调研,无疑会从中取得宝贵的经验。…
情系中国,筑梦金寨第十四弹
沂蒙和“森林城市”沂蒙,又称“沂蒙山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称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历史上的沂蒙,大致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
情系中国,筑梦金寨第十三弹
井冈山和“低碳旅游”井冈山根据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27年10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
助力特色文化建设,打造“梦里老家”(商虞栗实践队)
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2022年7月9日,“沐夏商虞栗”暑期社会实…
走进船山广场,弘扬船山精神——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前往西渡镇船山广场开展宣讲活动
了凝聚青年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前往衡阳县西渡镇船山广场开展宣讲活动。下午4点,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成员易凌志到达船山广场。首先,巡讲团在船山广场进行了参观学习,瞻…
微爱陪伴,筑梦未来
2022年7月16日,苏州大学青茶计划团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段温柔美好的时光。这个夏天蝉声响亮,阳光明媚,微风吹起发梢和衣角,也唤醒了一颗颗炙热跳动的心。将…
情系中国,筑梦金寨第十二弹
其他革命老区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有的环境背景下特有的发展方式,他包含了体制、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对于现当代的革命老区来说,发展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
党建引领铸辉煌,花海红光守初心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实践队
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为深入调查了解在党建引领下乡村的发展,7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员来到安徽省青阳县红光村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