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四川一高校学校到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作者:尹顺

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小分队赴新都区三河村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

民族振兴离不开乡村振兴,而涵养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暑假期间,西南石油大学“乡村振兴油我行,垃圾分类绘文明”实践团队,赴成都市新都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提高三河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助力成都市创建文明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2022年6月15日,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垃圾整理小分队赴新都区三河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三河村开展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我校电气信息学院2020级3名同学,2021级2名同学,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1名同学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垃圾分类”为主题,通过知识讲座的形式,向三河村村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宣讲成员用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引出话题,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定义。为使村民深刻认识“垃圾分类”,宣讲成员重点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并播放《垃圾分类宣讲片》的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向三河村村民展现了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随后,宣讲成员向三河村村民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标识,并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村民将具体做法内化于心。为帮助村民辨清垃圾分类的易混淆点,宣讲成员向村民提出三个垃圾分类的小问题,村民积极回应,赢取奖品,展现出他们对本次宣讲活动的热情。“美丽成都是我家,垃圾分类靠大家。金属塑料玻璃纸,回收利用存蓝桶。食品废物残枝叶,厨余垃圾放绿桶。油漆药品杀虫剂,有害垃圾丢红桶……”在村民活动广场,实践团成员用绘声绘色的快板表演,为村民送去垃圾分类的方法口诀。接着,实践团成员组织村民进行倡议签名,并向他们发放带有“乡村振兴、垃圾分类”标语的手绘气球和宣传单,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此次“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提升了宣讲成员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三河村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了成都市绿色城市的建设,积极响应了我国对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

图为队员带头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6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广海学子三下乡:探访原种研究所,结合科技保种选育
汕头8月13日电(通讯员吴丽娥张彦捷林晓骏)为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广东海洋大学狮头鹅品牌筑梦实践团队积极参与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探寻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7月28日广东海洋…
党民积极合作,携手并进向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区积极探索新路径以实现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状况,7月13日—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
计算机学院“红色攻城狮,家书悟初心”实践团开展暑期活动
2022年6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攻城狮,家书悟初心”暑期活动团队成立,团队对实践活动主题、内容、方案的可行性等具体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于6月4日完成对活动的初步策划,初定通过线上…
山东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为传统果业注入活力
为切实了解当地果业文旅与互联网的结合情况以及借助新媒体打造农产品品牌情况,同时增强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4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赴栖霞市豹山口…
经济管理学院秋梨膏实践团赴各地开展暑期“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8月4-6日,经济管理学院秋梨膏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开封市水东烈士陵园、长治市黄崖洞红色革命基地、广德市英烈山纪念馆及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鼓励实践团成员参观红色基地,传承红色革…
广海学子三下乡:探访汕头白沙畜禽研究所
狮头鹅是潮汕地区的特色品种。狮头鹅养殖和加工产业在粤东地区的乡村振兴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为了更好了解狮头鹅产业的发展,2022年7月28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筑梦队拜访汕头市狮头鹅产业协会秘书长邱…
记探访狮头鹅产业乡村振兴之路
这次暑假,我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广东海洋大学“三下乡”、“狮头鹅——品牌助农丰收”社会实践筑梦队,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禽)岗位专家、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杰出科技工作者”、广东省畜牧兽医…
曲园学子暑假行-身体力行访农场,探企业盐碱地治理成效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耕地短缺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黄河沿岸开始了盐碱地改良治理。为调研黄河流域盐碱治理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盐”整待发调研队于6月29日在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一…
曲园学子暑假行-聚焦企业发展,探究盐碱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曲园学子暑假行-访盐碱地企业,探可持续发展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区贡献。为探究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