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服零距离,适老有温度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孙宇洁 顾静雯

疫情时代的如今,线上办公、云授课等生活方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但有这样一群不会使用数字化设备的老年人被大众遗忘。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实践团队苏州分队于6月30日,在苏州各区进行深入寻访、探究对于年龄段在50或55岁以上的公民来说,能否享受到“一网通办”的服务。希望疫情之下,老年人可以合理地运用新时代“云服务”平台参与政治生活。

“数字鸿沟” 近在眼前

在线下调研时,实践小组了解到疫情对大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因此团队走访附近的社区,着重采访关心了一些正在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当提及到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时,一位老年人感慨道:“互联网对于老年人来说,掌握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大家平时做核酸的时候都是请家里的小辈帮忙操作的。而且有好几次在都搞好了的情况下还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入菜市场。”由于现代化设备的高灵敏度,以及软件使用的复杂性,导致反应能力渐弱的老年人被时代科技拒之门外,致使他们在疫情下的现代化社会中举步维艰。

更加关键的是,有老人说:“如今的手机使用太复杂了,而且里面的软件又五花八门的。每次要用的时候不会,只能请儿女教,一次两次还行,有的时候次数多了不仅家里的儿女觉得不耐烦,我自己也觉得自己笨,想想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因此,在采访期间,实践队员也呼吁大家要关爱自家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时社区也要积极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

图为在道路旁正在接受采访的老年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静雯 摄

风华少年 尽其所能

虽然刚采访的时候老人们大多数都在抱怨,但后来总会很高兴的说:“现在好了家里的孩子上学回来了,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教我使用手机。而且现在还有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他们都很乐意帮助我们这些老人家。比如在我怕打扰他们年轻人工作,不愿意问他们关于手机的问题的时候,我孙子就会过来主动教我用微信、健康码,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忘记定期打印健康码而白跑一趟了,生活真的方便了很多。”不少接受采访的老年人还表示:“疫情虽然让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自己造成很多不便,但是也增多了和儿女的交流,促进了和家中小辈的感情,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有信心融入现代科技生活。”

也有老年人表示:“虽然各类线上平台简化了办事流程,但是也还是有许多不便之处,例如常常无法将软件和功能相对应,页面上的字太小,老花眼根本看不清,而且有很多应用一打开就有广告,每次都会不小心按到广告,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希望政府可以为老年人专门开发一款界面简洁,字体清晰,功能齐全的综合型软件。”

春秋鼎盛 不遗余力

在疫情隔离期间,有许多在家的中年人自发的参加了志愿者,为防疫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这种行为让社区内的老人赞不绝口。有一位接受采访的老年人告诉队员:“我和我老伴是两个人单独住的,刚开始隔离的时候我们害怕极了,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屯菜,现在还被封起来了根本不能买,这可怎么办。但是他们那些志愿者好啊,知道我们不会有手机买菜,所以他们在抢菜的时候总会带上我们的一份,让我能在隔离的时候也吃上新鲜的食物。”

其他老人听到后也纷纷道,“他们人善啊,有一次核酸的时候,我核酸码怎么也不会搞,就是他们耐心的帮我弄的。”“疫情的时候就是有他们在,我心里才踏实了很多。”

图为正在为居民登记核酸信息的志愿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顾静雯 摄

实践成员 有感而为

在采访了许多老人后,团队成员纷纷有感而发: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迫在眉睫。于是在联系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后,大家决定在下周末对社区内的老人开展演讲。在确定了活动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后,队员们开始着手梳理准备之后要演讲的相关资料。在资料搜寻的过程中,成员们切实了解了科技发展对于社会生活的便利之处,同时更加坚定了举办这次宣讲的必要性。

在周末的宣讲会上,成员从“一网通办”的好处、个别服务app讲解等角度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了国家政策并回答解决了老年人对于相关业务办理步骤不清等困惑。许多老人听完后感慨道:“国家还是关爱我们老年人的,虽然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相信在国家的帮扶下,在社会的支持下,我们肯定可以追上年轻人的步伐的。”在宣讲会结束之后,有许多老人向团队成员表示了感谢,并且说:“这次的宣讲会对于我们来说受益匪浅,大家会把今天从这里学会的东西分享给周围的人。”

图为“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实践团队苏州分队合照。中国通讯网 顾静雯 摄

线上服务的快捷便利毋庸置疑,但年轻人也应该多注意关注身边的老人。团队表示,他们希望社会各界动员起来,从社区定期进行相关宣讲,到各类服务平台推进适老化线上服务,为老年人迈越“数字鸿沟”尽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0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聆听方言调,传承非遗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熔炉。它承载着不同民族、地域人群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审美情趣,还能增强民族和地域的认同感、凝聚力。方言这种非遗形式,能让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 樊可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渐远:方言传承困境亟待破局

为深入调研方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基本方言的掌握情况,2025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韵语织乡”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开实践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面…… 樊可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威海)兰普快检调研团聚焦肉类安全,倾听双孖井菜市场贩肉商户

为深入了解肉类市场经营现状,探究贩肉商户的自身情况以及他们对掺假肉快速检出工具的态度和想法,1月20日,山东大学(威海)…

镌刻在楷木上的家乡情韵:传承曲阜楷木雕刻文化有感

曲阜,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文明,楷木雕刻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当我们初次踏入那弥漫着木香…

宣传交通意识,守护出行安全

为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其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倡导文明出行,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2025年1月15日,“科技慧聚,…

情系桑榆慰晚晴,走访敬老暖人心

为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之志启航道,履践志远谱新篇”…

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为厚植沂蒙学子桑梓情怀,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家乡建设,推动临沭全方位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握紧时代接力棒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人的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时代的青年必当奋勇当先,2022年7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归去来兮”实践队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进行实践调…
青春向党记于心,民族团结践于行,广药大实践团赴瑶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
青春向党记于心,民族团结践于行,广药大实践团赴瑶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大学生网报广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唐天宇陈佳虹)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8月16…
苏服零距离,大数据助力抗击疫情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为减少了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效率。8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江苏各城区,调查寻访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为运用…
广东工业大学学子赴佛山市平沙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助力乡村“三生”融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奋力绘就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画卷。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2年7月20日…
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情况调查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快趋势让养老成为国民最关切的话题之一,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0次提及“养老”,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为进一步了解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大趋势下老年人养老保障情况,2022年7月1日至…
疫情无情人有情,现代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为响应“十四五”规划下要求建立数字政府的号召,普及互联网+。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南京各社区,寻找近在身边的现代科技防疫手…
“苏服零距离”:青年走进社区,扬云服务之利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下要求建立数字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围绕互联网+开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深化“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规模经营对蚕桑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分析
8月17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已接近尾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安康市调研队于8月10日前往安康市石泉县,团队针对陕西省安康市蚕桑养殖户进行微观调研,通过对《安康市“十四五”蚕桑产业…
“苏服零距离”: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
6月26日至2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深入了解对于年龄段在50或55岁以上的公民来说,能否享受到“一网通办”的服务,合理地运用新时代“云服务平台参与政治生活,…
探索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安康市规模经营对蚕桑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研究调研队在陕西省安康市开展的乡村调研活动圆满结束。为了为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研队成员利用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