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苦难思重生,生命讲涅槃

来源: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者:党文哲

1978年7月28日,那是一个燥热的夜晚,一轮冷月下,窗子沉湎于酣眠的安静。也就是人们安适于那份宁静的时候,一阵来自亘古地底的震动,楼宇房墙在挣扎,围篱梁木在悲鸣。恐惧从平日里最熟悉的大地上传来,灌满了空旷的屋子。大地,万米之下的大地发生了什么?这人与地之间奔袭的呼唤,在空空的电磁频率中孤独的振荡,回答它的却是一个拥有一百二十万人民的城市的集体静默。那种只能在灾难电影中复现的空白和喑哑,让人感到一种生命失明的恍惚感,让人开始怀疑时空的真实性。它是那样的没有征兆,瞬息间的坍塌,坍塌,坍塌,直到生命的躯壳被撕开一道道决口,等到这个世界回过神,只有清寂的冷月、扭曲的钢轨、坍圮的房墙……这样的夜,和一亿年前的寂静黑夜没有区别,冰冷无声,只有月的冷光,扫过一个又一个孤独的碎片。

然后,渐渐地,唐山人民走出来了。

他们从废墟里走出来了。

武警支队的训导员,在黑暗中呼喊着身边的士兵们,人的温度在黑暗中凝聚,温度的凝聚孵化出希望,协力推开了楼板,协力扭开了钢筋,协力爬出了黑暗。伤口的血液已经凝固,他们躺在又一次睡去的大地上,大口吞吐着新鲜的空气,他们第一次觉得,天空那么美,生命那么美。乡里的大娘,夜里燥,没睡着,摇着蒲扇度夜;地震来时,刹那惊醒,飞奔逃脱,回过神时,老屋早已垮塌。但是她面无表情的又走回了废墟,石与木的消亡中一块又一块的翻找。一口锅,一点木柴,几些未吃完的粮食,是她寻回的所有家产。她架起一口锅,把粮食煮进去,招来全村的幸存者分食,炊烟升起时,她立在成堆的废墟上,太阳也刚刚苏醒,漫洒在她身上。

当我来到唐山大地震抗震纪念墙的时候,我看到不止一位老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捧着鲜花,在一面偌大的黑岩墙面上,寻找二十四万人中对他来说独一无二的名字。我看到他们沟壑纵横的脸上划过的泪水,泪水混杂着面庞的尘泥而下,诉不尽的悲伤一一捶打在大地上。我仿佛看到他们的掌纹在黑黢黢的墙上留下的温度。

一位朋友问我,这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有很多,但是很少有看到选择为这次地震的全体遇难者铭刻一个集体墓碑的做法。在他看来,墓碑,是死亡的象征,只会平添幸存者与后代人的哀伤,这样的墓碑,只能是一个城市永远无法摆脱的伤疤。

我曾经在那面永远凝固在1976年的石碑前,那个生与死比邻的地方,思考墓碑的意义。

于常人而言,一面青石碑,镌刻着熟悉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和他告别那一天的时间坐标。成为浩瀚时间长河里一种坐标和寄托,在那里,人们可以与曾经深爱的人准时相遇,互诉衷肠,消弭思念之苦。但是我想坟墓的意义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死本身就是一种矗立,和生一样披覆着尊严。墓碑使我想起一句话“即便死了,也要活下去。”

墓碑不仅仅是为了相遇,就像一个坐标,不可能是仅仅为了回忆。说话、欢笑、做梦、哭泣、歌唱、相爱……人这一生中一切史诗般的元素凝聚在这尊石碑上,当生之人凝望这石碑,我们便能想起,我们正梦着他们的梦,主张着他们的主张,忧伤着他们的忧伤……我们正踩在他们踩过的地方,在他们尸骨和髓气的光焰之上,在昨天他们用不幸搭起的希望之上……

当我们身处平常的岁月里,当我们的身体健朗时,死亡是模糊而遥远的,对于那些死者的记忆,是随着时间的轮毂一圈圈脱落的。但当我们站到墓碑之前,回忆起他们告别的瞬间,我们无一例外的对生与死有了一份恍然大悟,无比清晰地看见了属于自己的“余生”。

这一份战栗的警惕,在托尔斯泰的口中是这样的:“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初读此句我还是个高中生,没有理解其真谛反而嘲笑托尔斯泰惜命如甚。但当我见证了人世间的诸多别离,我的心里仿佛掀起一场海啸。诚然,唯有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寻。死亡,方可俯瞰生命的全景和浮世万象,从人生的一极去检索,省察人生,以一生的尺度来测量价值,轻重得失,用直面死亡的勇气去填充生存的意志……

罗马的贤君奥德留曾主张:“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这或许是直面死亡的第一份宣言,也是《向死而生》《向死而在》一系列理论的鼻祖。死亡只有一次,这份生命不可承受的分量只能留到这一生的谢幕去体悟。然而他们提出的向死而生,便是给了我们这样一种难以降临的体悟。当那远远地,模糊的死亡刹那间清晰起来,闪电般穿透阴翳的天空向你招手,生命的暗房被骤然照亮,那一瞬间,我们能更清晰地看清我们生命的真相,生存的目的、本质、诉求和更远更远的道路……从而让我们重返一复一日的生活时,从容一点,乐观一点,少一些蝇营狗苟,少一些势力俗套。

莫泊桑在《一生》中说:“喏,人这一生,既不想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

凡尘俗世,凡夫俗子,人生阴晴圆缺,而对死亡的思考和认识,恰如一捧澄澈的泉,照出人生更辉煌的分量。

所以如今,每当我们说起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在为这场悲剧恸哭?那是因为,我们揣着这无处安放的悲伤,像是一群被抛弃的孩子,像失去了最熟悉的亲人。明明还没有想和这个世界说再见,却被命运无情的剥夺了选择这一切的权利。无情的把他们从原本的家庭和生活中强行切割下去,让一些平淡日常的光影永远失踪,把生命之书删减了许多页码。那是如同利刃剜心的痛。影子落在每个人身上,笼盖着我们的悲伤,让其成为一种生命无法承受的轻灵,把周围一切不曾珍重的人物都照映的明亮刺眼,让我们在烧得热烈的生活中,如同双目失明一般,眼中闪过一丝面对命运无情的无力。

当我们从每一个熟睡的夜晚醒来,看看天清月圆,大地无恙,生命中美好的一幕又一幕便会浮现,思前者之苦难,给予我面对未来一切苦难的勇气与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全班全体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宣讲会伊始,组织委员凭借精心制……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用青春的热情与智慧为守护国家安全助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组织生活会之团员评议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近日,24090441班在团支书的精心组织下,召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为“组织生活会—团员评议”的会议,全班同学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思想交流与自我审视中砥砺前行。同时还……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班级成员在教室15104Z开展了一场以“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为主题的团课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秉持新思想深研诸会精神,肩扛使命责勇赴时代征程”主题团课成功举办

“秉持新思想深研诸会精神,肩扛使命责勇赴时代征程”主题团课成功举办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全体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在15104Z教室成功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大学生团课,旨在引导青年学……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课成功开展

12月10日,24090441团支部开展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课活动在15309H教室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加强青年学子对党史的深入理解,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拥护。团课……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文化强国”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12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文化新征程:奋进,传承与创新”主题团课在15309H教室成功开展。团课伊始,同学们一同观看了回顾中国史科技文化发展征程的视频。视频中,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全国交通安全日—守护生命每一刻”班级活动成功举办

12月19日,24090441团支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旨在提升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活动中,一段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视频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不遵守…… 袁心鱼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4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四月心委例会于4月15日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3级工作人员徐清扬。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致敬舍小顾大医魂
抗疫前期,在短短数十日的时间内,全中国都沦陷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魔爪下。举国上下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遏制的增长态势恸哭,抗疫情况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对面这次突发且“来势汹汹”的疫情,许多医者即使了解…
山东大学生走进烈士墓,领略英雄气
星斗芒寒烈士墓,风雷灵护英雄碑在血雨腥风革命的年代,潍坊是个英雄的城市。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实践团成员追寻红色足迹,来到了这个写满英雄故事的地方。2022年8月6日,青岛科技大学“红旅文化”实践团…
独立思辨 提升自我
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碎片化的阅读内容所主导我们的思想,甚者可以被认为是“误导”。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拥有独立思考辨析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自…
你是电子烟的俘虏吗 ——带你戳穿电子烟的谎言
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型的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迅速在全球风靡起来,并以青少年居多。电子烟们打着“戒烟”“危害小”“口味多样”的牌子,加之青少年存在好奇、模仿等心理特征,导致青少年电子烟流行情况日趋严重…
青岛学子走进潍坊博物馆,探寻党史精神
英雄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为了弘扬党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岛科技大学“红旅文化”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服务团赴潍坊于2022年8月5日上午参观了潍坊博物馆。潍坊博物馆作为当地红色党史的体现,作为精…
东湖学子三下乡:建设秭归柑橘品牌,政府挥动“指挥棒”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具有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近年来,秭归不断引进、筛选、推广新品种,利用三峡库区独特的“冬暖气候”,选育形成了“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全年鲜果供应格局…
“红色星火点亮八皖大地使命奋进赓续百年征程“
在2022年7月18日上午9点时分,团队成员陆续赶到合肥科技馆,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在前日团队成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终于最终确认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即借由安徽省合肥科技馆展现中国进20年的科技发展…
龙岩学院“绿色聚宝盆,氧生新武平”实践团:“五朵金花”——捷文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党中央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指示,7月13日下午,龙岩学院“绿色聚宝盆,氧生新武平”实践团前往第一站…
低碳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中国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时,“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
参观金寨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2022年7月1日,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参观了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对于金寨革命烈士陵园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县城梅山镇史河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