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黔东南州8月8日电(通讯员 杨清富)为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体验民族风情,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浙江农林大学大步向黔“探民族风,寻发展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肇兴侗寨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之一,这里保存有大量的侗族特色建筑鼓楼、风雨桥、吊脚楼。肇兴侗寨的侗族文化也保存的非常完好,这里有民族博物馆,保存这大量的资料,侗族的蜡染、靛染、扎染、刺绣、侗族大歌等民族艺术也有较好的传承。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
实践队员在入住的民宿首先采访了民宿老板陆彦梅女士。陆彦梅是当地特色民宿草木染民宿老板。在采访中发现陆彦梅女士不仅仅是一个民宿老板,还是侗族靛染技艺传承人,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博物馆创始人,侗族蜡染靛染合作社创始人。陆彦梅女士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关于蜡染的一些基本情况。据介绍,蜡染技艺在侗寨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肇兴侗寨开发旅游资源后,陆彦梅和一些传统的靛染艺人共同创办合作社,合作社以靛染和蜡染技艺为基础,主要为游客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靛染蜡染服饰和一些手工艺品,还有为游客提供体验蜡染技艺的服务。合作社带动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靛染蜡染的知名度。
在所住的民宿里实践团成员有幸遇到贵州大血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和创始人杨德胜在当地考察。实践队员对杨德胜进行了采访。杨德胜表示农村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旅游业,还需要有农业的支撑。杨德胜此次是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希望达成合作。若此次合作成功,也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实践队员为进一步了解侗族文化,游览了当地特色建筑鼓楼。鼓楼是侗族的特色建筑,整体以木结构为主。根据当地人介绍以前鼓楼建造,中间最大的一根柱子必须由寨子中最年长的老人进行砍伐。鼓楼的建造代表这团结的精神。在肇兴侗寨中有五个鼓楼,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命名。
了解一个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博物馆。实践队员参观了肇兴侗寨的民族博物馆。博物馆内对于侗族文化有详尽的介绍。实践队员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来到蜡染和靛染合作社,体验了侗族的蜡染和扎染技艺。蜡染技艺的原理是在布或其他材料上用蜡涂成特定的图案,在染色的过程中着蜡的部位不会被染色,而没有着蜡的部位就会被染色,在染色结束后,用高温水进行清洗就会把蜡融化,而着蜡区域就会有不同于其他部位的颜色。
侗族最为著名的是侗族大歌,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感受了侗族大歌。肇兴侗寨的篝火晚会表演是在晚上的九点到十点。在篝火晚会上,当地村民们表演了侗族大歌、侗族的采茶舞蹈,侗族男女恋爱的情景舞蹈,还有和观众一起互动的竹竿舞,最后所有的游客和表演者一起共同起舞。在篝火晚会的游客流连忘返。
这一次实践的访问调查,侗族文化的魅力无穷无尽,文化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力量,侗族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来到这个地方,也让这个寨子的经济有了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发力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