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溯周礼文化,促文化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在理学院范傲雄老师的指导下,赴宝鸡市岐山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周礼文化,促进周礼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引导建大学子读好无字之书,做好文化传承,投身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去,做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的学校。8月16日下午,团队成员一行赴岐山县团委参加周文化研究座谈会,岐山县周文化研究会专家付军让老师和团岐山县委副书记杨豪出席座谈会。杨豪书记从周礼文化的起源、内容、发展、基本内涵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简短的说明,介绍了岐山周文化的人物、文化遗存、文物资源三大重要优势。付军让老师细叙周文化——周礼,以“耻于争,礼于让”为核心,详细阐述了周文化基本内容以及周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并对同学们所提出的等问题进行了相互交流,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好、传承好、宣讲好。在本次周文化座谈会上,实践团队队员学习了周文化的发展史与现实意义,了解到了新时代周文化对于时代,对于文化的传承作用。队员们也意识到在文化交融的今天,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更需要坚持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打牢坚实的文化基石。
岐山县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黄帝内经》、《周易》诞生之地,具有“陕菜之乡”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8月17日,实践队员们实地走访调研了中国·周原、周公庙、北郭民俗村等,队员们认真调研,用心记录,加深了对于周礼文化、地方饮食文化的认识和对岐山文化传承的思考。周文化的博大深厚、岐山历史的底蕴深厚和岐山人民的勤劳淳朴,留住了每位队员的心。
实践队员深入周公庙,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对于周文化遗址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悟。在深入周公庙的过程中,每位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知识普及和文化传输,学到了“风飘自南”的寓意、古代“八卦”的精深之处和早先人民的不可想象的智慧,各种神态各异的神兽代表着当时人们的寓意,还有诸多在课本上闻所未闻的知识。实践队员们都受益匪浅。
在北郭民俗村的实地调研走访中,队员们发现,这里前来聚餐、旅游、休闲的人们络绎不绝。近年来,在岐山县委县政府做大“一碗面”思路的指引下,北郭民俗村大力展示推广岐山的美食,集中了周文化孕育的岐山民俗和地方饮食文化,成为岐山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2021年5月31日,北郭民俗村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体验关中民俗·品味陕西味道”精品线路。
8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一行赴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进行座谈会,岐山县文物局文物保护股股长张晓娟和县文物局文物保护股干事黄成出席座谈会。张晓娟就县文旅局下属的相关单位以及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文物保护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她表示,岐山县文物保护当前面临两大难题:一,现有的岐山博物馆展地面积较小无法展示大量文物;二,文物保护方面急需大量人才。最后,张晓娟与队员们就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做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要真正喜欢文物、对文物感兴趣,为文化传承更尽一份力量。实践队成员们也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应当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开拓进取,在文化传承的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队的队员们都感受到了与课本上不同的周文化。历史遗址、人物雕像都让书本上刻板的周文化都变得栩栩如生起来。队员们前往了岐山县进行实地考察,不仅了解了岐山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与当地文化旅游局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岐山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实践队员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岐山县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以此促进岐山县地域经济文化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