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李函璐)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在北京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近代以来我国青年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忆往昔,中国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不惧风霜刀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悔挥洒青春,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崛起竭力发光发热。看今朝,中国青年直面新挑战,勇担新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披荆斩棘,锐意进取。谱写新时代下的青春之歌。青春的底色是奋斗。青年的使命是强国。无论何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应是追光者,以意气风发的姿态,所向披靡的气魄,向着梦想一往无前。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红帆寻遗”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暑假继续探寻鲜为人知的红色故土,学习革命精神。 (一)重温湘鄂西革命岁月之旅四季更迭,时境变迁。追寻历史的脚步,红帆队员来到了荆州,重走初心之路,重温湘鄂西革命岁月之旅。队员们来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宽阔的,寂静无声的纪念碑广场上,一座通高27.6米的花岗石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背面向南,刻着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的东西两侧上部,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五星、稻穗和红旗组成的装饰图案。碑座正方上铭刻着国务院撰写的碑文。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气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激活红色基因,当以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 (二)红色沃土,将军摇篮鄂豫边区,虎踞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从1925年起这里的革命火种未灭,革命红旗未倒,革命政权未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郑位三等曾在此战斗过,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里,大悟县先后就有7万多人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革命烈士8000多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是一个血泪交织.的时代,外敌的侵犯和内部的混乱让战火燃遍华夏,一时满目疮痍。便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喟叹:“太多的荒诞终于使天地失语,无数的不测早已让山河冷颜。”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呼喊在华夏儿女心中响荡。红色基因在人民的血脉中流淌,红色精神在人民的言行中体现,红色故事在人民的斗争中书写。 (三)中原大地再现英雄之魂红帆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河南省桐柏县,桐柏是一片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热土。这里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1925年建立南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曾是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党政军领导机构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王震等30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一万余名党员群众壮烈牺牲,留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豫鄂边省委,七七工作团,中共桐柏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等革命遗址120余处,可谓“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紧接着,队员们来到了素有“小延安”之称的驻马店确山竹沟。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同志在此工作和战斗过。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竹沟地委和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所在地和新四军二、四、五师和三、七师部分骨干的发祥地, 被誉为“革命摇篮”、“小延安”。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我们当分外珍惜这一荣光,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时代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在传承红色精神这条道路上,红帆寻遗社会实践队的15名青年会一直走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