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红色经典,跟随党的征程
中国青年网南通7月25日电(通讯员 许陈佳)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读红色经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为范本,通过视频会议地方式展开了本次研讨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各成员仔细研读红色经典,从历史入手,小队在研讨会中深有感触,获益匪浅。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由陈旭麓编写,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角度考察研究近代中国阶级斗争与生产方式演变的联系,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都源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表现为一个个变革,从而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它通过客观的描述以及形象生动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当时各阶层进步人士对国家未来的探索,丰富了当时社会历史的细节,培养读者的唯物历史观。
为进一步了解各成员对目标书籍的阅读情况,团队首先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进行感悟交流,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不断突破重围,取得革命胜利果实的不易,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勇气,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了团队的研究课题为“共产党在近代中国的精神历程,以及对我们的精神启示。”
队员许陈佳结合书本内容,大胆构想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自己将会如何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崛起,发现经过组员讨论,绝无成功可能,更加惊叹于当时思想解放人士的魄力与勇气。
队员张曈经过资料查询与文献整理,从客观数据层面分析历史,将晦涩的描述客观形象地通过图表展现出来,发现当时世界社会生产力变革下处于传统生产社会的中国对于西方产品与资本倾销无从抵抗。巨大的数量差距经由图表展现在面前,各队员都感慨先进生产力对于全球化的时代有多么重要。
在队员多方面资料查询与多次材料交流后,研讨结果符合预期。在近代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成立时的惊险,壮大时的自信,合作时的成长,历经失败后的独立,这些事件于成长背后的革命乐观主义与大无畏精神不再像以前一样笼统,而是成为一个个细节刻画在各队员脑海中。同时各团队成员都加深了对国家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资料查阅,观点交流等相关技能也相应获得发展。在此次活动中获益匪浅。
最后全体成员集体观看《建党伟业》,加深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下共产党对中国未来艰难求索的记忆,坚定了为祖国未来贡献微薄之力的思想信念。
最终经过记录员整理归纳,作出以下总结: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当时只有短短几十年寿命的理念,在中国一群有志之士的宣扬下实现国家的崛起,这是⼀项前⽆古⼈的伟⼤事业。而这个群体直到如今仍然有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充满朝⽓和活⼒,始终富有蓬勃向上的吸引⼒、凝聚⼒和战⽃⼒。
共产党也有着其朝气蓬勃的精神内核,第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正逢中国社会最为黑暗的时代,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唤醒了沉睡中的人民,在黑暗中点燃了足以燎原的星火。第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历考验和磨难的精神支柱。第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和使命,身体力行,号召并引领全国各民族团结,和衷共济,和平共处,在推进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守护住、去实现、去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经过团队成员的激烈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过去的中国历经坎坷,在共产党地艰难摸索中走出一条光明之路,而如今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社会发展螺旋上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能够把社会各阶级组织起来,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只有其先锋队一一一中国共产党。
团队成员由组长袁聪带领组织线上研讨。中国青年网记录员 张曈摄
团队在讨论中同时了解国家政党制度,开阔视野,扩展话题深度。中国青年网记录员 张曈摄
图为1992年版《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团队成员深刻研读并从中选取角度展开讨论
团队经过严密讨论,结合简易图表得出相关结论,各位成员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中国青年网记录员 张瞳摄
最后团队成员共同观看《建党大业》,结束主题研讨。中国青年网记录员 张瞳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