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 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 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目前国内正在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但是一些与之配套的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都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1)政策法规不完善。 尽管国家和政府发布了一些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文件,但极少有涉及资源化再利用方面的相关条例和内容。 城市大多数地方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大小不一,垃圾处理技术参差不齐,资源化利用率特别低;法律法规 不完善,尚存监管空白,缺少系统完整的政策法规。 建筑垃圾乱填、乱埋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偏远农村午夜至凌晨时段,因为目前我们缺乏对农村建筑垃圾乱倒等行为处理的相关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给执法 部门在监管工作上带来困难。 (2)技术手段较落后。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更多的偏向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 相关机械设备制造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在工作效率、噪声、能 源消耗、自动化程度等各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差距。 缺乏完备、 成体系的技术操作流程,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建筑垃圾处理方 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机械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3)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垃圾管理缺乏创新,很少有真正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管理上往往是被动的,存在滞后管理的问题。 这就让部分违章者抱有侥幸心理, 一再违反有关规定,导致建筑垃圾乱倒乱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根治。 而且,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管理手段过于 陈旧,不懂变通,将旧问题的解决方法硬加在新出现问题上, 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建筑垃圾的管理涉及多个部 门,然而目前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却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与 配合。(4)建筑垃圾分类收集 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6)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 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7)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为普及的建筑模式,其作用和规模已经日趋具有代表性。周边的环境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结构内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并与各种环境保持友好发展的关系,实现现场整齐清洁、规范施工和文明安全有序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此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同时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建筑工地里相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处理、施工现场污水处理以及施工现场噪音处理等几个方面。据统计[2],目前国内有73.5%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耗费现象。其中有83%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而严重影响着城乡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另外,还有35%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带来的问题而采取任何措施。因此,解决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的问题正迫在眉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3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