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近南京云锦,于锦绣风韵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倩

“锦”,在古代丝织物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云锦制作工艺中集结了中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解云锦故事,感受锦绣风韵,“走访工艺传承人,点亮工匠之精神”实践团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践。

(一)实地考察得新知,锦绣风韵动人心。

6月21日,“走访工艺传承人,点亮工匠之精神”实践团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对于云锦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云锦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主要包括设计、挑花结本、原料准备、造机、制造等五大工序。南京云锦自元代以来就主要为上层统治者服务,制作中不惜工本代价,追求精益求精,云锦达到了织锦工艺登峰造极的地步。云锦的原料准备上是有所讲究的,其配色浓艳而大胆,本身就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挑花接本技艺的工作原理也被现代计算机原理借鉴,对于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博物馆中,实践团看到了两位师傅在使用提花木机,双方默契配合,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经过了解得知一天仅能生产5至6厘米,但这种工艺至今无法用机器替代。其操作难度以及对于技术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实践团成员在观察两位师傅的工作中对于云锦的织造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云锦的技艺复杂精细,整个流程需要耐心与韧性,这就要求手工艺人能坐的住板凳,坚持磨炼技艺的匠心。正式因为手工艺人的代代传承,精益求精,才有了中华儿女所为之流连的锦绣风韵。坚守住初心,放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参观中,实践团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云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1957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使云锦也获得了新生。参观完博物馆,实践团走进了云锦文创店,欣赏到了精美的作品。如今,在新时代,南京云锦研究所作为非遗云锦的传承保护单位,有责任将继续南京云锦技艺弘扬与传承,说好非遗故事、说好云锦故事,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热爱非遗、热爱云锦,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同时,更要时时考虑如何将云锦产业做大、做强,使云锦更融入现代生活。

(二)手工艺人讲心得,细微之处见匠心。

为进一步了解云锦文化,实践团联系了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由于工艺老师外出办展,实践团无法线下采访,于是实践团根据工作人员发来的采访视频了解云锦的背后的故事。从杨师傅的采访中,实践团得知之前研究所是很小的,之后规模才慢慢扩大。杨师傅十几岁左右就跟着六十多岁的师傅们学习,从业四十多年了。谈及对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杨师傅认为一定要把自己学到的技艺传递给下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也提到过有些徒弟因为劳动量太大太累中途放弃,虽然可惜,但难能可贵的是,还是有人愿意比如像杨师傅一样坚守初心,矢志不移。谈及云锦的独特之处,杨师傅也提到了云锦主要作为御用品,并且在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中,云锦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在一个纬线上十朵花颜色能织成不一样的,但是蜀锦、宋锦就不行,只有云锦可以达到这种要求。对于云锦的发展前景的,杨师傅提到比如应用于绘画中,目前也是有和画家合作的,将画家的画织出来,目前市场的反应还是不错的。当谈到对云锦的感受,杨师傅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四五十年的光景,因为喜欢才继续去把云锦传承下去,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匠心也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打磨,融入一幅幅呕心沥血的作品,呈现出云锦的绝代风华。看完杨师傅的采访视频,实践团成员也对自己的实践充满斗志,是的,热爱才能持久。愿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用热情拂去时间的蒙尘,传承匠人精神,守护历史瑰宝。

云锦是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将匠人精神发扬光大,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和了解云锦,甚至愿意成为传承人,是“走访工艺传承人,点亮工匠之精神”实践团的初心。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但锦绣的风韵一直熠熠生辉,保护好和传承好优秀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时代的我们的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老党员,了解基层党建
7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街道东鑫大厦楼宇党支部,与老党员交流,了解基层党建,旨在通过交流深入了解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学习老党…
关于“乡村教师”调查的心得
“乡村教师”访谈心得徐欣彤(历史文化学院2102班)暑期调研的时间过去,在整理好所有资料和报告后才开始写最后的访谈心得,感受颇多。回首做调研的过程,还没有放假就开始联系高中母校的任老师,协调访谈时…
乡村教师,现状与展望
乡村教师,现状与展望——关于各地在职教师的调查一.摘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受各种条件影响,发展前景良好,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师范生的角度了解乡村教师,对于广…
常州工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
6月24日,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百年风华”实践队的成员前往江苏省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开展红色地标寻访、红色故事学习活动。实践团成员牢记“传承红色精神,喜迎二十大,奋…
走进红色基地,感受红色魅力
为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8月6日,我参观了南方三年红军游击战争纪念馆,走进先辈们峥嵘的革命岁月。我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去了解一件件当时的革命故事,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们。…
暑期实践|文博外译与传播分析调研团赴山东博物馆线下走访第一弹
8月16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博外译与传播分析调研团赴山东博物馆正式展开线下调研,队员们重点参观了《鲁王之宝》《山东历史文化展》等展览,收集了大量中英文翻译资料,对省博文物翻译形成了更清晰的认知…
赴淮南市志愿服务小分队:社区服务,贡献家乡
赴淮南市志愿服务小分队:社区服务,贡献家乡中国青年网淮南7月29日电(通讯员陈邬涛)2022年7月22日上午,滁州学院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南市龙湖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活动内容丰富,真正做到贴…
湖北学子三下乡: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为深入了解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白马山村茶旅融合发展模式,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小分队来到当地。社会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采访等形式了解到当地政府对农户从种苗、…
回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对红色足迹,红色精神的了解。2022年7月14日“踵事…
课堂进社区,关爱暖童心
8.11至8.18每天早晨九点,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照顾下,准时开始新一天的暑期生活。这个暑假,东山社区居委会招募大学生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