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是新时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为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新疆“景区生态文化调研及传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前往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天山东部的奇台县江布拉克。“江布拉克”,哈萨克语意为“圣水之源”。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商埠重镇,是新疆汉文化的发源与传播地之一,历史上曾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素有“古城子”、“金奇台”、“旱码头”之称。江布拉克景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群山、草原、鲜花、林海、毡房、牛羊……为游客展现了一幅自然的美丽山水画,是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实践队员依次进入进入江布拉克的天山怪坡、万亩麦田进行参观并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天山怪坡其实是一个向下的斜坡,造成水从坡低流向坡顶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视觉效果,因为周边的参照物,人们习惯把坡底看成坡顶。万亩麦田处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分布于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享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麦田桂冠”。同时,品尝了村民制作当地特色美食,例如蜂蜜、奶酪、手抓肉等,并与村民进行沟通采访了解其对景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认识以及以及生态建设对于他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实践团队来到第二站布尔津县禾木村。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队员实地走访禾木桥、禾木桥等地,禾木桥经历了百多年喀纳斯冰川溶水的冲击,古旧而敦实;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滋养着两岸生灵。
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禾木村一角小桥流水,原始落村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团队队员调研了禾木村的生态现状,从挖掘其乡村旅游的特点以及与生态旅游的联系。并积极联系当地村民与旅客,传播生态文化相关知识。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天山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但由于过度砍伐及旅游开发,天山水域有一定萎缩,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实践队员在前期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实地考察黑龙潭、玉女潭等地的生态环境,留存相关照片视频,着重调查当地白色污染问题。
由于疫情突发,为保证实践顺利进行,团队采用了“线上+线下”方式,分为线上调研与线下实践两个小组,并将两部分工作细化,落实到每一队员个人。8月19日。实践团队成员召开线上分享总结会,通过腾讯会议整合线上与线下调研实践成果,回顾实践点滴,分享实践感悟。
此次分享会上,线下实践小组成员丰楷昊分享了在新疆各地实地考察的过程与感悟。新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但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在调研与传播生态文化的过程中,他发现仍有许多民众存在生态文化淡薄的观念,应使广大群众了解生态文化和生态景观保护意识,让自然景区更大程度上进行旅游经济和生态文明双向发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外,线上调研小组成员胥艾忱分享了自己在前期、中期的调研成果,他在所查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展示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与现状,深入调查新疆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现有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解决措施等,并对于新疆天山天池地区白色污染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与解决措施。
通过此次对新疆主要景区的生态建设实践的研究以及对各景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的考察,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到新疆各景区面临因旅游发展带来的水域草地及自然森林缩小、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所采取积极措施以及当地居民、游客对于生态文化的认识程度。成员纷纷表示到,我们应广泛传播生态文化,增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