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大学生访七处红色圣地,传红色精神。

来源: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红踪“小队

追忆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安徽工程大学“红踪”小队

2022年8月10日,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组建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红色纪念地,团队名称为“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圣火”,旨在以“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为目的,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通过观览会议纪念馆等方式,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深入了解共产党的发展史及党纪党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新时代的青年,自然应有新时代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绝不应该仅仅是句空话,更应该付诸行动,在世界局势动荡的新时代,牢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和平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团队选取了七处红色地标,先后进行了参观、学习、感悟,并且将所见所想通过抖音等互联网方式进行分享,拟通过此方式唤醒更多人的家国情怀,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大别山烈士陵园。跟随脚步,一起来领略一下大别山烈士陵园的革命情怀吧!迈着承重的脚步踏上阶梯,首先映入眼帘的事烈士们的光辉形象,刚毅、热血。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在心中屹立,感受着先辈的红色血脉,心中敬意愈发浓烈。

右侧再上阶梯,来到了大别山烈士纪念馆。看着一件件历史的记录品,看着李先念先生的题词“向牺牲在大别山的烈士致敬!”,心中升起浓浓的家国之情。走出纪念馆,继续前进,向着大别山英雄纪念碑前进。再上阶梯,向着纪念碑前进时,步伐敏健,心情沉重,感受颇多。来到纪念碑前,不由得三鞠躬,以敬礼致敬他们的风雨历程,革命精神万古长存。现如今美好生活是由往日英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战斗!

再向前走,来到王步文英烈墓,感受着革命英烈的浓烈红色血脉,感受着自己身体里流淌的红色血脉,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新四军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彩色的壁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新四军的战斗风貌。随后可参观到彭雪枫将军和张震将军的旧居,房间内仅有几张透露着岁月痕迹的桌椅,以及曾经的纸笔,向后世展示了将军们朴素的生活和道德风尚。接着到达的机要室,在战争年代中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生死存亡。而司令部旧址负责情报收集和战斗组织等。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在纪念馆中还有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和政治部的存在,它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扶大厦于将倾的人才。在这里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动荡年代中除汉奸、杀敌寇,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参观中,小队全面地感受到当年新四军的战斗风貌和平常生活,向小队多维度、多方式描述了当年这片大地上的一场场的生死搏斗。同时也让当下青年时刻警记“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豪情壮志,真正做到他们多年前执笔仗剑耀中华的承诺。

池州烈士陵园。首先出现在面前的是两座高大的主题雕塑和凌霄烈士之墓,紧接为远处的烈士纪念墙、烈士英名墙以及高二十八米的烈士纪念塔。这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奋斗的28年历程。走进室内纪念馆,回忆往昔峥嵘革命岁月,从池州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出现到县委的建立,再由抗日时期到解放战争等过程。时光被无限拉长,悉数归拢到了这座纪念馆里。展现了热血化碧涛的决心。而正因为有了无数革命者的前仆后继,才能换来如今的五风十雨、国泰民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感受来自党的星星之火的开始,感受党的历史历程, 知道光荣大道的不容易,明白了革命先辈们努力为崭新的中国奋斗的必然使命和必要理由。看着那一件件满怀历史意义的物件,后辈们更应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传承党和革命先辈们的红色血脉,让红色精神一直延续下去。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刚走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就会被眼前的浮雕上的烈士画像所吸引,随之,对纪念馆介绍的前言也引入眼帘。带着新奇同时又怀着对先烈的敬意来到展厅。

初入展厅,就看到的即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沙盘,随之即是革命斗争史的第一部分:转折前夜。透过一张张黑白照片,仿佛看到了四次围剿,仿佛听到了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紧跟历史的脚步,来到了第二部分:千里跃进。看着张敏烈士最后一次为孩子哺乳的场景,我无不感慨烈士的英勇。在之后的指挥临泉和精神永驻两个部分,深切感受到了红色传承,血染风采的骄傲。

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在一幅幅珍贵的图片面前,在一件件带着战火痕迹的实物面前,在一场场通过现代技术呈现的战场面前,革命先烈的形象愈伟高达。后辈们应当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崇明抗战博物馆。正直夏日,烈日之时,来到了崇明抗战博物馆。只见前竖公路西侧一排高大的楼房,三楼位置的外墙面上赫然写着醒目的“崇明抗战博物馆”字样。楼梯门口挂着一块竖牌,上书“上海崇明竖新——-抗日战争博物馆——-张耀东题——-三楼”。

来到三楼博物馆门口,门口的布置比较庄严。展馆比较大,大概有400平米。按照时间线分为了七个部分。这七个部分展出了400多件展品,这些展品涉及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证章、地图、报刊、相册等。通过这些展品可看到敌我双方的大量实物资料和图片。知道了崇明的抗战组织“崇总”和“崇明工委”组织领导抗战的实绩。领略了许多崇明知名抗战烈士的英勇事迹,他们是瞿犊、王进、蒋煊洲、金有祥、姚春英等前辈。看到了好多崇明籍爱国民主人士的抗日故事,有“王清穆大义凛然”、“蔡申甫誓不进城”、“陈干青八年隐居”、“徐不更戏弄日军”、“陶胜百自沉设备”、“龚秋霞吃辣拒唱”……看到了蟠龙镇沈氏三杰沈鼎法、沈鼎立、沈鼎台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同时,也看到了从浜镇“黄锦成”里走出来的富商、原崇明城里黄家花园的主人黄稚卿沦为汉奸,被人民所唾弃的资料。

我辈记住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记住了铁蹄下的崇明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和痛苦。记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记住了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浴血奋战。

利辛烈士陵园。小队进入陵园后,首先便看到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8个熠熠生辉大字的肃穆的纪念碑,从上面传出来的丝丝庄严的气息仿佛正是那7位在此地长眠的烈士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直至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一生,“青山有幸埋忠骨”当地儿女们也有幸能够守护忠骨,这个纪念碑高傲而孤独的矗立在中间,仿佛在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惜眼下得之不易的和平。

小队怀着敬畏的心情穿过纪念碑,来到占地1800平方米的烈士墓群,这里面永远的埋葬着133位烈士,墓群安静而肃穆,阳光倾洒而下,青松与阳光相辅相成,在此地成为烈士们灵魂的安乡,也能让我们时刻铭记战争的残酷,珍惜眼下的和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6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 | 东南大学红色之旅青年实践队探访红色老区传承革命精神
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永远铭记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这里是我们党开辟早期革命根据地的地方,这里是万里长征的出发地。江西,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寄托着亿万老区人民对党的信赖和对美好生…
山核无恙宣讲团成员张兴璇前往大一古社区宣讲
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为促进民众理解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进一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向群众普及核知识,宣传核辐射常识,7月13日上午,“山核无恙”宣讲团成员张兴璇走进云南省文山壮…
阅古城历史,识红色故事
2022年6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赤色红途青年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开封市博物馆对其进行参观学习。开封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新区,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于201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封…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黄笑徐佳亮图片郝安迪)为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心组织、细心筹划,鼓励广大学子积极参与“三…
威海市荣成市府新社区“生活中的辐射知多少”主题宣讲
在府新社区,我宣讲的主题是“生活中的辐射知多少”,在当今社会,有许多打着卫生健康知识的营销号推送过各种有关各类辐射的文章,群众们对于辐射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对其都是谈之色变的态度,认为辐射…
教师教育学院学子赴疆推广普通话,同心共创新乡村
(编辑史薇荷)2022年7月至8月,为大力宣传普及普通话,助力全社会形成讲好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教师教育学院“同心同语”援疆推普实践团队远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吉别特村组织开展普通话推广、培…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十七)
本网讯(通讯员李昂/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风尚,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返乡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1级生物科学11班李琪同学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她将街道…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十六)
本网讯(通讯员符小雨/文)为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投入家乡建设,充实大学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返乡后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到来之时,凸显青年一代…
滁院学子三下乡:真情慰问暖人心,送教上门促成长
加强对“一老一小”等群体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食品安全的保护力度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深入了解农村老人及留守儿童生活,了解山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状况,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儿童,…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十五)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36)本网讯(通讯员闫梦雨/文)为有效控制家乡疫情,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参加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