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焦龙江乡村振兴,东林文法学子在行动 第二天-帽儿山风景区体验篇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绿动青春社会实践

绿动青春实践队

指导教师

宋美玲

团队成员

庄岩浩 法学21-03班

海妍 法学21-03班

张颖 法学21-03班

师昊森 政行21-01班

王凯 政行21-02班

李子怡 广告21-01班

刘子璐 社工21-01班

2022年8月21日,文法学院绿动青春实践小队全体成员再次来到帽儿山景区,感受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振兴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果,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每个游玩项目,针对每个项目的特色进行详细地了解,采访各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和其他游玩的游客。经过一整天的实践,团队成员收获满满,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方面有了更加具体、深刻地了解。

帽儿山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帽儿山镇,位于帽儿山火车站北5公里处,距离哈尔滨市84公里,距尚志市尚志镇45公里。帽儿山最高海拔805米,面积10平方公里,由侏罗纪中酸性火册岩构成,是哈尔滨市附近的最高峰,为我校下设的实验林场。2011年-2014年,帽儿山风景区正式进入风景区开发建设新阶段,现已经建成极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

帽儿山侏罗纪恐龙园、抗联密营、漂流、百福如意莲花湖等打卡地,可谓从人文到自然、从古至今全部涉及。景区门口的百福如意莲花湖,它的整体构造为太极阴阳鱼图案,湖中莲花满湖,还有一巨型莲花雕塑,湖上有观景木桥,木桥上篆刻着一百种写法的福字,惟妙惟肖,引人驻足观看。

团队成员整理好问题、带好所需要的拍摄装备,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今天的实践活动。首先经过的是恐龙园,团队成员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观察,发现此打卡地主要吸引的人群年龄集中在3至30岁,主要是家长们领着孩子过来打卡拍照。这里的恐龙模型栩栩如生,还原度极高,且有介绍各类恐龙基本信息的标识牌。这样一来游客们经过这里既能驻足小憩,又能让孩子们增长知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帽儿山景区的特色,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顺着路牌一路向上爬,我们团队成员经过了“丛林飞跃”项目,前来体验该项目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更好的体验和了解该游玩项目,团队成员也进行了体验,体验过程中和本项目的教练进行对话式采访。王教练幽默风趣,热情地和团队成员们互动聊天。“我们这个项目开设了四五年了,来玩的人很多,你们不要担心,安全保障极高。”王教练一边给团队成员穿戴安全绳索,一边讲述。为了更好的情景再现,我们其中的一名团队成员踩着泥泞的道路走到树林深处找拍摄角度。其他成员跟随着王教练体验了“丛林飞跃”项目,体验过后,团队成员们都意犹未尽。成员们采访了几位刚体验完该项目的年轻游客,他们也都反应说这个项目开设的很好,很刺激,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体验。可见帽儿山景区的每一个游玩项目都是精心开设的,游客们也有意愿再次前往帽儿山景区游玩。

到达山顶后我们来到了帽儿山玻璃栈道景点,这里是全国最长的玻璃栈道,长度达108米。团队成员观察后发现,接近山顶的台阶大多陡峭且狭窄,因此登顶打卡玻璃栈道的游客主要以青年人和儿童为主。在这里我们采访了玻璃栈道的管理人员,他说:“为保证游客们的安全,我们在给大家分发鞋套的时候都会提示他们具有高血压、心脏病、低血糖、恐高的游客是不能游玩这个项目的。”可见,帽儿山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游客们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以便更好地实现游客和景区的互利共赢。

最后,团队成员们在玻璃栈道上合影留念。下山过程中体验了高山滑道(旱滑),采访了十多名游客,在漂流项目终点处观察拍照。经过了大半天的时间,下午两点左右团队成员们结束了今天的实践活动。在今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迎着晨曦盎然出发,伴着暖阳满载而归,不仅对帽儿山景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真正领略到了“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这一宣传语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环顾四周引人入胜的风景,特色各异的项目,络绎不绝的游客,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帽儿山景区对当地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助力。

近年来,帽儿山景区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和地方特色优势,以山水资源为依托,以特色民俗文化为牵引,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脱贫攻坚为目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依托乡村旅游大平台,加大旅游新线路的开发和推介,组织多元化、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供给。乡村振兴中包括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五方面,在帽儿山景区中,表现更多的是产业振兴。今天绿动青春的团队成员们紧密配合,调研采访活动顺利推进,团队成员代表东北林业大学,希望帽儿山景区能在产业振兴的宏伟蓝图上展现出当地特色和龙江特色!

由此,我们也不禁联想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在其中的贡献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生态旅游产业都是为了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是乡村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从帽儿山景区的打造乃至整个黑龙江旅游业的建设皆深谙此理,并将各地丰厚的旅游资源与地方资源联动融合,发展相关配套设施,延长相关的产业链、不断扩大自身知名度。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让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东林青年在行动,帽儿山在行动,黑龙江在行动!

策划:东北林业大学绿动青春实践小队

撰稿:海妍 张颖

摄影:刘子璐

审核:宋美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区文明新风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式。社区作为传达国家方针政策的基层宣传基地,应积极为创新精神文明创建有效举措,发挥基层宣…
东湖学子三下乡:追溯发展历程,探寻秭归柑橘品牌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村产业发展,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发挥产业扶贫项目增收带动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探寻秭归柑橘品牌建设情…
云下微草关爱服务团 池州篇1
8月12日上午,由池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清风街道社工站、东湖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的爱护水资源实践活动在池州市贵池区清溪污水处理厂进行。一大早我们就来污水处理厂,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科学的处理设…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忆往昔峥嵘岁月,传红色革命精神
为了传扬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辈,踏着晨光,迎着朝阳,6月26日早上八点,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近农兴牧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位于临泉县韦寨镇吴营村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纪念馆馆长用亲切的本地…
社会实践记实2
暑期社会实践|走进地方校园,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云下微草关爱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近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云下微草关爱服务团团队成员围绕“乡村教育关爱服务”,在各自返回家乡后,在金…
聚焦龙江乡村振兴,东林文法学子在行动2-帽儿山风景区体验篇
绿动青春实践队指导教师宋美玲团队成员庄岩浩法学21-03班海妍法学21-03班张颖法学21-03班师昊森政行21-01班王凯政行21-02班李子怡广告21-01班刘子璐社工21-01班2022年8月21日,文法学院绿动青春实践小队全体成员再次来到帽…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点点星光,汇聚朝阳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为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赴临泉县杨桥镇近农兴牧实践团于6月24日来到杨桥镇腰庄小学…
回忆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1级专硕2班的五名研究生组成实践团,至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略先人足迹,传承先人思想。在出发之前,实践团经过多次线上会…
东湖学子三下乡:建设秭归柑橘品牌,秭归政府挥动指挥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村产业发展,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继续发挥产业扶贫项目增收带动的作用尤为重要。7月19日,为探索秭归柑橘…
滁州学院信息学子——公益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8月4日至5日,滁州市计算机学会2022年信息技术文化节在滁州市科技馆、滁州学院成功举办。滁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董如宝、滁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赵生慧、滁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彭国华、滁州市第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