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我们“浩荡沙河水,青年志必行”——从溧阳市沙河水库及抽水蓄能电站看当代青少年劳动教育国情观察实践团,顶着炎炎烈日参观了在5A级景区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内部的“沙河精神展览馆”。本次参观是我们社会实践第一阶段的重要一环,我们组成了四人小队,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溧阳人,从溧阳出发,在南京相遇,最终又在这个暑假回到溧阳,踏上了回顾峥嵘岁月,寻觅沙河精神的光荣旅程。
我踏入馆内,犹如踏上了一部泛黄的岁月史书。映入眼帘是一块气势磅礴的浮雕壁画,十多名健硕挺拔的青年在沟壑纵横之间挥洒汗水,他们有的弓腰推车,有的高举锄头,有的肩抗扁担,他们的肌肉因为发力而隆起,目光因为志向而坚毅,他们的头顶,赫然悬停着“沙河沙河”四个大字,像是一个目标,又像是一句口号,支撑着青年壮年挥洒血汗,这座浮雕便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建设沙河水利的场景。
1958年9月7日,经省、地委批准上报中央水利部备案,沙河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千万民工齐上阵,舍小家为大家。透过馆内的藏品和文字,我看见六十多年前45万溧阳人民苦于洪水滔天,良田尽毁,天崩地坼;我也看见一万多名民工于一千多个日夜担当在前,直面湍流,不辞艰险。我看见他们穿蓑衣戴斗笠,一锤一镐,一沙一石,凿出溧阳人民如今的生命家园、财富水库;我看见他们举红旗擂大鼓,一唱一和,一递一声,喊出沙河精神永恒的黄金底蕴、不訾内涵。沙河水库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慢慢地从一个设想开始脱胎换骨成为现实。正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沙河精神:艰苦创业勇担当,乘风破浪敢为先。其内涵由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务实肯干、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乘风破浪、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三部分组成。馆内的报纸上更是印着1958年12月在《溧阳报》上发表的工地诗钞:工地雄鹰到,老将逞英豪。干活打头炮,干劲冲九霄。壮年力气大,青年志气高。事事打冲锋,地动山也摇。这首小诗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既能在当时鼓舞士气,又能像现在这样把当时的豪情传达给我们当今时代的青少年们。
最打动我的,还是沙河上的那些青年身影。馆内播放的影片中,几位沙河水利工程亲历者回忆起六十年前,当时的他们也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十八九岁的年级,笃性水利兴国,我看到了他们在访谈中吐露建筑事业的辛酸,也感受到了辛酸背后的那股自豪和荣耀。青年们参与水库建筑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多才多艺的工地宣传队,也有敢想敢为用土法制造压实机的水利机械厂职工,更多的是运土筑坝的纯粹劳力,青年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大劳动中去,挥洒着汗水。当时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影片中的他们也再次漫步天目湖堤,眺望湛蓝平静的天目湖水,脸上也是洋溢着最可爱的笑容。
参与工程的不仅有身强体壮的男青年,更有肯咬牙肯流汗的女青年,馆内向我们介绍了“飞车队长”李凤英,巾帼不让须眉,她推起独轮车,快步如飞,车车装土四百斤左右,第一天就推了一百三十车,让许多男劳力望尘莫及,她鼓励其他女同志,积极竞赛,提出“沙河水库是我们的命根子”,使得全队工效平均提高了一倍。
走出展览馆,迎面便是风光秀丽的天目湖。凉爽的湖风吹拂面庞,放眼望去是浩荡碧波,山清水秀,又回想起影片里的六十年前,沙河附近还是一副穷山恶水的模样,此时的天目湖正流淌着彼时的沙河水,新的血脉不断注入,越来越昭示溧阳未来的美好引领。2020年10月9日,溧阳获评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沙河,秀山隐隐;天目湖,丽水迢迢。秀山丽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是天地德泽,这是历史血汗,更是溧阳福祉。如今的青少年,又如何把着沙河精神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谱写出新时代的沙河曲?这又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思考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