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疫情有距离,云服务零距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孙宇洁 刘知英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建立更好的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深化“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小组成员于6月26日走访苏州地区,以志愿者的身份了解苏州地区的防疫措施,并对这个地区居民进行采访,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流,居民对云服务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6月26日傍晚,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苏州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首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开平路商城,商城门口有明显的体温测量指示牌以及一台红外体温感应仪器,还有一个不常见的口罩自动贩卖机,时刻提醒着进出商城的顾客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商城门口还有值班的志愿者,时刻提醒顾客主动测温以及出示健康码,还为老年人以及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人群提供帮助。之后,实践团队成员又走访了各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志愿者以及测温还仪器还有应急核酸检测点,可见苏州地区的防疫措施比较完善,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需求。

图为小区内应急核酸检测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知英 供图

疫情之下,网上办事成为了常态,云服务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不仅减少了人员聚集、接触,有助于防止疫情的扩散,降低疫情对公共服务的影响,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大的保障,也有利于完善政府网上办公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疫情之下,各个行业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们的困难和需求,在走访各个小区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对小区的居民们以及小区周边的工作人员就疫情之下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疫情之下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云服务的使用情况三个问题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并向他们讲解和宣传了云服务平台的使用方法,倡导使用云服务平台,更好的利用生活中的便利。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居民家中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梓珊 供图

采访结束之后,实践团队成员对居民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普遍发现在疫情之下,出行和物流服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地疫情爆发之后,有需要去往其他地区就显得十分困难,高铁的票不好抢,到地方后又需要7天的隔离,极大的影响了办事的效率。也从中得知,居民们基本只能在大润发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上选购自己需要的食材,不能自己去现场挑选,从而导致会拿到一些看上去不是完好或者不新鲜的菜,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并制定解决措施。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对物业负责人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梓珊 供图

疫情之下,老年人的出行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居民们都认为,当云服务技术遍及各种社交和消费场景,因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进行扫码,老年人将无法参与数字社会,社会隔离感也变得越来越强,相关部门应该放宽对老年人出行的政策或者普遍采用身份证进行解决,必须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表示:“实践团队的采访活动将更好的了解居民们的困难 ,也更好的让居民们了解云服务,使他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云服务,更好的享受政府提供的便利,也为我们减轻了工作量,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云服务会发展的更好,疫情也会很快的结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的形式,为更多的人们提供了帮助,同时也锻炼了实践团队成员的交流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实践的时间短暂,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对社会有着极大帮助的,之后人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更好的使用云服务平台,在疫情之下也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疫情下的老年危机,唤醒对“银发族”的关爱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普及,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办事等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只有深入老年人群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6月26日到7月2日为期一周的时间,南京师范…
疫情有距离,云服务零距离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建立数字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建设更好的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深化“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
引领绿色发展 乡村生态振兴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划对乡村振兴影响因素调实践团,于2022年6月25日前往李家庄村运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振兴。…
薪火传承——让红色基因永存
2022年8月21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忆往弘英”暑期实践队成员来到十堰市张湾区老年大学开展社会实践,探访老年生活多彩的“桑榆之美”。为提高老年大学学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增强老年群众的自我…
黄河实践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点燃了黄河流域各地发展的巨大热情,也掀起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新高潮。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研学乡村振兴,共话生态发展
大学生网报许昌7月8日电(通讯员张妍)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
黄河实践2
黄河流域的高质是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流域各省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黄河流域稳固发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缺一不可,既要紧密联系实际…
黄河实践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江河,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做斗争,迄今,防洪减灾和水沙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持…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团:走访石亭街道,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实履行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推动党史教育学习。8月2日至8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实践团在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系龙博…
铭记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皖东烈士陵园吊唁
一、实践内容1、线下参观1939年秋,罗炳辉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以半塔为中心,开辟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新四军在这里抗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万余人的进攻,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