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师大学子聚焦乡村康养现状:数字康养,让养老变享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秀文

数字康养,让养老变享老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总人口数为 14.1 亿,其中 60 岁以上人口 2.64 亿,占 18.7%,已达到深度老龄化。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人们共同愿景。而数字康养、智慧康养的出现,则使愿景变成现实的进程向前进了一大步。因为它,养老产业规模日趋庞大 ,老年人需求日渐丰富。

2022年7月14日一早,曲阜师范大学“智汇数字新健康”社会实践队队员乘车来到了寿光市圣德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为期半天的调查访问。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出示场所码后,在养老服务中心赵主任的带领下,“智汇数字新健康”社会实践队队员先对圣德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参观;然后队员向老人了解了数字康养产品——智能手环的使用情况,并向他们介绍其他数字康养服务与产品;最后我们队员对住在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的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与圣德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交谈过程中,有一位奶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 80岁的刘奶奶患小脑萎缩,子女因工作较忙,只能将刘奶奶送到养老服务中心。赵主任告诉我们,刚到中心时,刘奶奶抵触心理较强,加上子女工作忙,不能常来探望,她的情绪很消沉,工作人员除去给予充足的陪伴之外,还利用服务中心的智能机器人吸引刘奶奶的注意力,每日重复教刘奶奶如何跟智能机器人对话、解闷儿,时间长了,刘奶奶也适应了在服务中心的生活。赵主任告诉我们,小脑萎缩的老人,其实就是“老小孩儿”,需要哄着。而服务中心的智能机器人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颖的东西,而这个东西,能陪聊天、助休闲,老人心情更愉悦了,晚年精神生活更富足了。

此次实践,我最大的感悟便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也逐渐简单化、数字化在利用新技术满足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探索。“凡是入住该园的老人都需要录入人脸识别门禁,实现‘刷脸’进出园门,这样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带门禁卡了,而且也能有效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圣德养老服务中心的孙广雨院长如是说;中心每层公共区域的大屏幕显示各类活动、通知信息,方便老年人及时了解中心动态;子女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护理情况;这一切都得益于数字、智慧康养的诞生。也是通过这次实践,让我走近老人这个群体,深入探究老龄化国情下我国部分农村的养老现状。很庆幸,依仗祖国的富强,农村养老逐渐精致化;很骄傲,有发达的科技加持,助力幸福晚年日趋简单化;很期待,全面推广数字康养,有效应对严峻老龄化。

但是,现如今的数字康养仍处于发展前期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基础设施供应不足,数字康养产业的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有效供给不足。以寿光圣德养老服务中心为例,数字手环这种小型智慧康养产品普及度较高,而像智能床垫,数码健康监测仪器,这种大型康养产品,数量则较少;其次,数字康养专业人才匮乏。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由于高龄,很难自主使用一些数字康养产品,这就需要一大批既了解产品性能,会使用产品,又有耐心教老人使用的人,而如今,这种专业型人才缺乏。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要想让老年人过上智慧生活,使数字康养惠及更多有需求的老人,真正做到把养老变成享老,也就是享受老年生活,大到国家政府,小到社会、个人,都需要从老人的需求出发,多为老年人着想,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利用健康养老服务资源的效率,让老年群体更好地享受科技发展红利,让科技产品成为老人安享晚年的得力助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4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讲团成员刘琦、陈欣妍、冯乐妍、黄绍泽等,满怀热忱地回到母校…… 刘琦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下乡筑梦 守护健康

下乡筑梦守护健康为了加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山东英才学院“梦华”志愿者团成员于2025年1月12日-2024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最新发布

实践的重要性
“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参加社会实践中才能将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赓续红色精神,传递青年力量
8月23日,我和团队成员们前往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红色革命基地,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刚入管,我们便看到许多身着红西路军服饰的游客,经工作人员介绍,为纪念红西路军革命,该红色教育基地特设置“重走新四军之…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星火燎原,青春燃情”乡村振兴寻访实践团队成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引领乡村文化教育,普及与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推进乡村环境整治,2022年7月1日至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寻访实践团队…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浸润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红色精神
一段岁月凝聚着深沉的感情,一件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追忆,时间的痕迹淡漠了物件的表面,却使得背后的记忆更加耀眼、璀璨。为了让红色瑰宝留下余温,让其背后故事得以传承和发扬。作为南京财经大学暑期实践团队…
一师数统三下乡:创意数学节,三赛头脑风暴
中国青年网岳阳8月24日电(通讯员刘颖黎洁唐乐溦)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逻辑推理方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特地以“以数启迪绘…
感悟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为切实践行习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在…
曲师大学子聚焦智慧康养:智慧添翼增便利,康养创新添活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日电(通讯员刘秀文)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21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龄型国家的行列。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科学构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
走进红色遗迹,共探东兰历史
7月19日,铜鼓声声小分队走进革命遗迹——韦拔群纪念馆进行参观,缅怀革命先辈,共探东兰历史。韦拔群纪念馆为纪念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而建,坐落于东兰县烈士陵园内。2009年是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为告慰为党为…
通过对从“0”到“1”企业的学习的心得体会
正所谓学无止境,即使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有必要学习一些企业的经验,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并不是学习才是苦的其他的苦更苦。所以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深。通过这些负责人跟我们的介绍学习我们…
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大学生暑期托管班快乐多
中国大学生网报8月9日电(通讯员张雅文)为贯彻落实青年人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7月22日起,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随州进行为期十二天的暑期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