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师青年三下乡:宣讲绿色文明,建设宜居家园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轩渠

为了探究始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绿色发展启示,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程贡献青年力量,2022年7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青履队前往韶关市始兴县周前村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7月13日,青履队在绿色文明板块开展了“清洁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家园”宣讲活动,希望能够在当地深入宣传新时代乡风文明理念。

当日下午,队员们组织当地的孩子们首先来到周前村的“乡村振兴”成果展示栏前,邀请孩子们比对宣传海报上新旧环境的照片,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乡村整治以来环境的显著变化。在展板前,孩子们好奇地观看并讨论纷纷,有的还骄傲地指着他们认出地点的照片为队员们介绍。

“路上铺了石头,下雨天不会踩到水里了”“用厕所更加干净方便了”“田地里的脏袋子消失了”……孩子们质朴的回答,从纯粹的视角对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表达,深刻凸显了当地政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的清洁效用。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正是通过建设宜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最生动写照,也是现代化绿色文明事业建设的最动人成果。

据了解,始兴县城南镇周前村在2019年初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前当地现存古墟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围绕古塔、古戏台、古围楼、古骑楼等元素组成了独特的客家古建筑风格。目前,周前村正依托传统古村落基底,深入挖掘周前古村落历史文化,通过实施古村落修复工程,积极创建生态宜居的美丽示范村。以古村落传承性修复与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景观美化绿化工程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工程的重要环节。

采访当地村民得知,自2021年周前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及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后,已实现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围绕始兴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发展路径,青履队员们沿着提前踩点设计的路线,带领孩子们在村落中游览,并结合路线上的具体建设工程展开宣讲活动。孩子们在游览中发出了然的惊呼声,在队员们的引导下表达这些身边的项目对自己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

针对相关建设项目,当地村支书在先前的采访中曾指出,村中目前持续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破旧泥砖房整治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提质行动,致力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长久提升人民的舒适度与幸福感,旨在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美丽经济”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推进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村中设置有专门的废弃肥料包装回收站。而在游览过程中,回收站负责人也对这一站点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意义进行了解释。

负责人介绍,随意丢弃肥料包装废弃物,农药与重金属等物质将被带入水体,渗入土壤,对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产生危害,更将日积月累地影响村民的健康状况。

他表示,该站点由专人负责接收并运送废弃的肥料包装袋,让村民逐渐养成自觉回收的习惯。截止目前,回收站工作愈发获得村民的理解与支持,运转顺利,持续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我的家乡也能像周前村这样发展得如此美丽!”青履队员们在游览后的工作交流中纷纷发出了真诚感叹。经过实地采访与宣讲活动,青履队员们切身地领悟到“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百姓奠定的基础保障,“生态宜居”理念指引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来的美好福祉。队员们在周前村当前的建设情况中得到启发与教诲,愈发坚定了必须在“两山理念”指导下,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理想和信心。

在游览宣讲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于绿色环保措施的科学认知,提升孩子们的环保科学素养,队员们还在周前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环保课堂。队员们利用投影仪和PPT等多媒体工具,就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新时代环保概念进行了讲解。通过生动的情景模拟设计,趣味的“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等多种垃圾概念的拟人游戏,队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垃圾分类等措施的实际原理和切实意义。在轻松欢乐的课堂互动氛围中,满怀好奇的孩子们学习了环保概念背后的科学原理,掌握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小技巧。

为了帮助丰富青履队调研组的绿色乡村建设工程的调研成果,队员们抛出提问“在你们的想象中,十年后的周前村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孩子们表达对于未来更加清洁美丽生活的美好愿景。孩子们踊跃举手,“上学路上可以有更多的大树!”“我希望操场可以有跷跷板!”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言语表达出活泼童真的想象,也蕴含着土地上人们幸福生活的理想。队员们也鼓励孩子们在课程结束后,用文字、画笔等工具向父母和伙伴描绘自己理解的宜居概念和环保方式,发挥辐射式的带动宣传效果。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游览与知识宣讲相结合的教育服务形式,共为15位孩子提供了绿色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引。队员帮助孩子们在主动思考与亲身体验中,初步建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 保护留守儿童 关爱身心健康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保护留守儿童关爱身心健康2022年7月2日早晨8:30,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团在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助理李燕老师和法学系主任豆雨思老师的带领下准时到达了铜溪镇政府。在当地政府的带领…
江淮大地逢“双减”,工大学子在纪实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为了了解各地“双减”政策的落实成果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观‘双减’,察民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全国多地开展以线上实践为…
曲园学子三下乡:穿梭历史时光,领略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11日电(通讯员张媛)非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精神瑰宝,是我们国家与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中国智慧、体现着中国价值。为继承、发扬非遗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工学…
览黄河千年史,护生态三角洲
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同时更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精髓,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寻黄河记忆,绿黄河生态”实践团成员于2022年7月22日-7…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实践 活动·之 警防校园犯罪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之警防校园犯罪2022年7月2日上午8:30,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观点从而降低青少年校园犯罪的频率,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合川区铜…
我的实践中的感悟
通过我的调查访谈和数据初步分析发现:不同人群对我队所探究的主题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受访者虽然有所了解国家对于黄河流域协调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但是总体来说了解不深,更多的感触来源于日常生活…
曲园学子三下乡:弘扬非遗文化,传承指尖匠心
曲园学子三下乡:弘扬非遗文化,传承指尖匠心中国青年网临清7月11日电(通讯员张诗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之根,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
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将持续扩大
近年来,有关“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传言,多次引发关于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的讨论。虽然一些外资企业在全球推进多元化布局,但总体看,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是正常的经济…
我的实践中感悟
实践感悟颜一鸣暑假期间,我作为黄河畔慢时光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在我的家乡山东滕州展开了对“山东地区黄河流域协调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这一主题的调查研究。我的调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结伴前行专项——以青春之力,搭建“信息之桥”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社会问题频发,如何加强与中老年群体的沟通交流,切实地保障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能被有效地解决,已成为社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之桥”团队实践的目标是帮助老人掌握智能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