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滁州的六月艳阳当空,迎来了罕见的高温,亦如大学生的火热绽放的青春;追寻历史痕迹,发现生活美好;这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选择。于是,滁州学院赴凤阳文化实践小分队成员前往凤阳县,这座孕育了卫调花鼓戏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继承了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于时代浪潮中不断奔涌向前,发展独属于自己的优势,创建一座新时代的文化城市。
历经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看晴空万里,公路亦热出幻影,是夏天的热情,见汽车往来,是城市发展的模样。庆幸于自己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凤阳,了解了这里的文化。
图为凤阳古城墙 李璐虹 供图
凤阳,花鼓戏,这两个词我们常常会自然的联系在一起,但是无论是那一方我们都未能知其全貌。因此,于6月16日,我们来到了凤阳县文化馆,追溯花鼓戏在凤阳的起源。我们先是参观了馆内的历史文化记录,及了解了花鼓的历史发源和古代的用途:清代中叶,凤阳县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当是多用于乞讨,后演变为大众喜爱的戏曲表演。
我们也采访了凤阳花鼓传承人,史女士,她励志于将花鼓戏与当代文化艺术结合并传播,将花鼓戏与中年人更易接受的广场舞结合,并在人群中教学,受到广泛喜爱。漫步于凤阳的夜晚,我们途中也见到不少此种类型的广场舞。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花鼓优美的鼓点与矫健的动作也让我们感受到独特的魅力。自然,我们小队也尝试了花鼓戏,有幸受到了史老师的指导。
我首次尝试花鼓这一传统戏曲艺术,原来以为内容会比较无聊,但花鼓的动作却是富有美感的同时兼具了韵律,唱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以其中的“百鸟朝凤”最为精妙,史女士称,此动作可称为凤阳花鼓之标志,其与中国舞孔雀舞有相似之处,体现了艺术的共通,文化之大同。
说来惭愧,我之前一直对花鼓不太感兴趣,尽管学校有花鼓有关的兴趣社团,但是没有参加。这次对花戏的尝试,让我产生了改观,花鼓的步调轻快,极富感染力,动作也是优美但难得的易上手,我平时不常运动,但也是跳的快乐又有力。因此,我认为不仅可以将其作为广场舞推广,也可以改为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健身操。毕竟幼时的我是不会拒绝与长辈一起练习广场舞的,而作为关注身形的青年,在工作课业之余,也不会拒绝一套欢乐的健身操。这样,便可以在全年龄段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锻炼身体,一举多得。传统文化,更应在全年龄段进行传播,我深刻的意识到,无论年青还是老年都应当有相应的觉悟。
6月18日,即次日,行走在距今百年的古城墙边,我们感受到古代与现代建筑的碰撞。凤阳县城正中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因天气炎热,游人早已散去。目之所及,除了葱郁的草、繁盛的花,还有土方坑里挥汗如雨的园丁。
图为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大门 李璐虹供图
一面是破败,一面是崭新。明中都皇故城一角。我们组沿着皇故城城墙行走,彼时,人们能看见的只有断壁残垣,那段历史却从来只存在于坊间传说中。而今,重见天日的巨型石础静静地躺在土方坑里,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真实存在过的都城。据史料记载全国甫定,朱元璋诏建中都。六年后,中都城已“功将完成”,朱元璋突然“罢中都役作”,改南京为都城,中都城自此被世人遗忘了整整10个甲子。
这座古代的宏伟建筑有极大的占地,我还未能得见全貌,但是遥想当时的人民,心中应是充满欢喜与兴奋的:欢喜于这座生养自己的城即将富庶热闹,兴奋于将为中都的这里将文明于全国,而这座城墙将使外敌不在侵扰,是百姓富足。巨大的建筑更难以想象当时的先进的建造技术与庞大的工程量,虽只为中都,但体现了古代的高超建筑技术,见证了一段历史。
图为实践成员瞻仰明中都皇故城城墙 李璐虹 供图
在三天的实践考察下来,我真切地发现当地的民风民情确实淳朴热情。面对我们一行志愿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居民们都在用自己所知真实地回答,甚至帮助我们记录这一有意义的行程。甚至史女士还热情邀请我们与她合照,让我们外行人尝试花鼓,于古城墙游览时,一位散步的老爷爷也热情的向我们介绍它的历史。我们穿梭于新旧城区之间,颇有隔世之感,前两日的实践,于旧城景区多见历史文化的传承,市民的热情与友好,但不甚现代,明朝开国臣宋濂曾至中都感慨其壮丽威严“皇帝既正大统,建都江表,德绥威詟哲万邦咸臣,用群臣奏临濠为龙飞之地,赐名曰凤阳。” 而最后一日我们穿梭于新城,见五光十色,青年神采飞扬,我明白,城虽旧,心却新,锐意进取,愿其后来居上。
我们在今年的夏天与凤阳相遇,今后的夏天,我仍记着这座城市的风,耳畔会回想起花鼓的韵旋律,希望这些景色能在我下次来到这座城市时依然有所保留,让我们期待这座城市拥有光辉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