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7月12日晚,“匠心筑遗”调研团召开第二次会议,实践队员依次分享实践成果、实践感受以及实践收获,并对利用matlab数据分析出来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探讨在文化振兴视域下打造齐鲁非遗文化传承的新型强力引擎的方法路径。
会议伊始,实践队员杨福茹、赵东芳、王子朔对实践成果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提出相关意见。在会议中,队长杨福茹强调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呼吁队员利用专业所学,为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可实施性措施,让家乡的非遗文化走到群众眼前、走进群众心里,让非遗文化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从实践方向的确立到实践活动的开展,“匠心筑遗”调研团进行统一的规划,实践队员照顾整体的发展,根据分工配合实践的开展与进行,使得此次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为后期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5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