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匠人匠心,指尖出“面塑”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依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是民族精神之根。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匠心筑遗调研团”实践队在7月10日前往了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北十里铺村,拜访了莱芜刘家面塑非遗传承人刘杰老师。

刘杰老师又介绍了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做的作品,作品中有112名千姿百态,穿着不同民族的服饰的人,他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刘杰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溢于言表,他以制作面塑作品的方式来致敬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华诞,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

刘杰老师的许多作品如《一鼓作气》《孝》《起舞赞祖国》等让我深有感触。没有过多的现代工具,只有简单的原料和几块塑料板,用不同的技巧手法变换而完成的作品,这其中充斥着古人的智慧结晶。这时我才明白为何刘家面塑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面塑作品的背后不仅仅是传承人的汗水和对待文化严谨的态度,同样还有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心。刘杰老师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我更加理解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的内涵。

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光添彩。非遗技艺的传承不应该只靠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非遗传承下来。同样,非遗传承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也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承。让我们做到手牵手保护非遗文化,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让非遗在传承中绽放光彩。(通讯员 张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和5班团支部分别于新泰市、蒙阴县等地区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 徐晗 任娅楠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寻非遗泥塑火种 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展了“寻非遗泥塑火种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近距…… 张佳慧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道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活动开始,……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传承焦裕禄精神 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承焦裕禄精神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同学…… 杜彦硕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悟沂蒙精神 铸时代担当”宣讲活动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淄博第六中学开展了“悟延安精神铸时代担当”宣……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传承泰山皮影艺术 点亮非遗文化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泰安小分队于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传承泰……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云支教 共赴成长之约”专项实践活动

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切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劳动观念…… 袁冰清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领航 梦启家乡 | 地环学子“返家乡”挂职锻炼第二期

乘青鸟计划之风驭青春创新之虹第二期“返家乡”挂职锻炼活动精彩绽放让我们一睹他们的实践风采吧!012023级1班团支部朱启浩1.实习单位:利津县党史研究中心业务工作和档案整理2.实习感悟:我…… 任娅楠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寻非遗泥塑火种 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传承焦裕禄精神 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悟沂蒙精神 铸时代担当”宣讲活动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

最新发布

走进蚌埠博物馆寻蚌埠发展轨迹
走进蚌埠博物馆寻蚌埠发展轨迹为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的力量,增进对蚌埠发展的认识,感悟时代精神。2022年6月18日,安徽财经大学“蚌埠666”团队的成员们怀着满腔热情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开展感悟改革开放…
追忆峥嵘岁月,接受精神洗礼
为进一步深入党史学习教育,锤炼党性,在疫情影响下进行分散实践,并且通过线上沟通。资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团江西队员于8月14日来到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八一广场和抚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八一广场之上,屹立着…
湖北学子三下乡:下营村的致富之路离不开群众的努力
“我们村率先通过电商、通过互联网发展经济……”这是我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第一天到达下营村时,采访村委书记刘延洲他说的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因为从他的话语里我可…
曲园学子三下乡:感受指尖技艺,传承非遗之美
曲园学子三下乡:感受指尖技艺,传承非遗之美“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近日在山东菏泽开幕,展出了15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面塑作品,莱芜刘家面塑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刘杰的《起舞赞祖…
青年星火相传,追寻红色足迹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为了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先进文化,体…
湖北学子三下乡:孤山人民一起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来到孤山村的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太阳非常耀眼,照得村口边的那一大片湖泊波光粼粼的,远处看像是在闪着光。在来到孤山村之前我对孤山村也进行了一些了解,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
河南学子线上线下齐发力,党史教育入人心
7月20日至8月7日,受疫情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团队成员线上进行党史教育学习,线下探寻自己家乡红址并进行参观。其中商丘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商丘市博物馆…
防治“白色污染”,守护“蓝色海洋”
宁波财经学院七位红鹰学子组成的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7日至7月13日前往舟山市沈家门渔港附近开展以“防治白色污染,保护蓝色海洋”为主题的舟山市海洋白色垃圾回收及再处理现状调查实践行动。本次实践…
让非遗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产,也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之美,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匠心筑遗调研团”实践队在7月10…
参观古城非遗,体验活字印刷
在寻访过程中,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匠心筑遗”调研团的实践队员张博玲走进山西省晋中市的一座古城——榆次老城,感受古老城墙中的非遗魅力。在“遇见非遗”文化厅中,非遗讲解员姜欣颖女士向实践队员详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