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览红色景点,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程璨

适逢建团一百周年,以“忆往弘英”为主题的实践队带领我开启了一段受益匪浅的旅程。武昌首义,一场在虽为湖北人但是是理科生的我脑海里不甚清晰,对它的认知仅限于课本里的战役。但在我怀着敬畏与探索的心理参观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后,我对它有了足够深刻的了解。

还未进入纪念馆,我就看见了大门前屹立着一座高大伟岸的孙中山先生雕塑,这里的孙中山先生没有手持拐杖,而是脱帽挺立,仿佛在用自己的双肩扛起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稀疏的游客站在相前瞻仰着国父的威严。门口左右挂着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但依然图文清晰、色泽鲜明的鄂军都督府的十八星旗,庄严肃穆地审视着过往的行人。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二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为“红楼”。该楼设计新颖,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欧建筑风格的精髓,其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绿树掩映,芳草遍地,它们的“绿”把纪念馆的红墙红瓦衬托的格外醒目,我想这就是革命的颜色吧。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了解到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次日他们在此组建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了全国的响应,260余年的清朝政府顿时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告终。武昌起义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首义之门”。走进红楼,扑面而来的是历史尘封的味道,我们依次走过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旧时摆设,让人们能够想象出这里原来的风貌,仿佛这里昨天还有人在使用,还有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制定出如何抗战的计划,还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如何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新社会。从旧会议室到墙上革命人士的题词和悬挂的战略图、浮雕、壁画、人物雕塑、烈士遗物,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记录着从革命枪响的一刻到新中国成立的所有过往。在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岁月,老武汉承载着身后的革命历史,记录着点点事迹。

“灰楼”里则陈列着革命时期的旧物、影视,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走在间间展厅,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铺列开来,一幕幕水深火热的情节在放映机里不紧不慢的放映∶记录者革命的“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还原真实的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最让人震撼的是一副汉口租界图,这幅租界图向我们诉说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败,再往里走会看到张之洞的画像以及汉阳铁厂和湖北兵工厂的照片。张之洞以及由他主持建造的这些重工业工厂,极大地推进了湖北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武昌的经济基础,为武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墙上的照片中,我还看到1909年《舆论时事报》的文章,上面记录了一些当时的事情,为我们理解武昌起义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史料。当时的湖北还很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898年湖北籍留学生合影照、修习证明书以及张之洞创立的两湖师范学院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人才也为辛亥革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纪念馆里陈列了一些起义军的照片和作品以及当时创办的一些杂志,如《湖北学生界》、《警世钟》、《革命军》等,这些作品、杂志很好的声援了当时的革命,为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的进行。在纪念馆内,我还看到了武昌起义前共进会负责人设计和制作的军旗样式,及革命党人的袖章、刻刀和印模。起义情形的雕塑及起义军用过的刀、枪等不能不使我想象起义时波澜壮阔的激烈宏大场面,历史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然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听觉上的同样不可忽视。展厅中有一个留声机播放着孙中山先生的原音朗诵∶应上海《中国晚报》所作的留声演说。遥远又略带广东味的声音在展厅内回荡,“为什么我们从前是顶强的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发人深省的质问落在耳中变得振聋发聩,让我不禁去探索百年前的起起伏伏。

时光仿佛倒退回一个多世纪前的武汉三镇∶展馆昏暗的光线好似清末的压迫与腐朽落寞∶从条条不公平的条约到一块块租借的石碑,偌大的中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一句“四万万人齐下泪”是炎黄儿女的呻吟与悲叹;一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掀起首义,撼动着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最后的统治;一句“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对革命热切的欢呼与期盼;一句“革命尚未成功”道出了仁人志士们的大义。

倏忽百年,历经风雨的革命旧址在黄鹤楼脚下,看着长江水浩荡,青山峥立,砖红色的历史就在城市中屹立,目睹如今的城市早已不是当初焦灼的土地,见证当初的热血换来今日新异繁华。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片火热的神州大地。

参观结束后,我思绪万千。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的先烈在一百年前为了中国和苦难的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即∶为人民服务、坚韧不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在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被各种欲望控制着,忘记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己,用党纪党规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兵荒马乱的纷争与英雄的豪气,均在历史岁月中褪去,却留下痕迹,供人缅怀。“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光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莅临湖南农业大学共促校企深度合作

近日,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代表走进湖南农业大学,围绕“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深度参观交流活动,为校企合作的进……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检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活动

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20日,“零醇π动力团队”在线上与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10天的“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经……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12月2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志愿团举办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系统展示了一年来在国家公园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长沙大雪初霁,湖南农业大学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省植物园生态馆内开启了一场别具湖湘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主题宣讲。展厅入口处,用湘绣工艺绣制的《千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为推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11月20日,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科普馆,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国家公园科技展。活动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遥感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星城连山海 共护生态家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城市生活,11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在长沙黄兴广场打造沉浸式国家公园科普体验空间。活动以“星城连山海共护生态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宣讲

为深入普及国家公园知识,大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月13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以“解码国家公园生命密码”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正……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产教融合赋能食检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筑舌尖安全防线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近日,该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何昱呈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食检…… 何昱呈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将美育之“根”深植非遗沃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思想,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2年7月10日下午三点,中国计量大学木棉支教队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浙江省金…
传承红色精神,深入基层服务:安徽财经大学云链众行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红色文化精神,迎接二十大的召开,2022年6月-7月期间,安徽财经大学云链众行团队通过线上会议与线下实践结合的方式在安徽省蚌埠市、亳州市、合肥市等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了解群众对红色文…
河海大学“江流粤港澳 桥连港珠澳”赴珠调研团赴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进行学习调研
为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再结合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学校在华南地区较少的联系。我院广东省珠海市港珠澳大桥经济发展调研团于近日开展“观一带一路框架下…
中南大学调研
中国青年网广州8月25日电(通讯员伍林孙俊杰岑冠衡)8月中旬,在广东省广州市、惠州市以及深圳市,有一支社会实践团进行了为期五日的考察调研活动。这支名叫在粤香港青年创新发展现状及前景调研暑期社会实践…
中南大学暑期调研计划
“十载回眸霄壑志,全球典范粤城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推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切实树立人才战略地位,引领发展,全面聚集人才,注重人才基地的创新发展。”粤港澳…
烈士陵园缅先烈,重温峥嵘抗战史
7月8日,为提高党员的党性,重温党史,增强党的凝聚力,传递革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队回到家乡安徽省广德市,参观学习了当地的烈士陵园。在此期间,实践队成员采访了当地陵园工作者,在与老党…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31日电(通讯员张龙雨)孩子的安全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暑假来临,溺水,诈骗,如同一枚枚炸弹投掷在安宁的生活中,无数温暖的笑容在夏天里被淹没,毁了生命,毁了家庭。为更好的帮助孩子…
安徽学子三下乡:烈士陵园缅先烈,重温峥嵘抗战史
7月8日,为提高党员的党性,重温党史,增强党的凝聚力,传递革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队回到家乡安徽省广德市,参观学习了当地的烈士陵园。在此期间,实践队成员采访了当地陵园工作者,在与老党…
追色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
社会实践简报由团队成员孔祥瑞去参观当地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李乐乐去参观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重走红色遗迹,追溯红色记忆。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通过书籍,网络,家乡的长者等多种途径去了解红色故事,体…
三下乡实践活动建大学子慰问留守儿童
三下乡实践活动建大学子慰问留守儿童7月20日至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信控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蓝田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该校信控学院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