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团队成员踏上追忆红色历史文献的道路,来到安徽省图书馆。
在安徽,有太多的人和物与敬敷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合肥市芜湖路74号,与包河公园相伴,有这样一个地方。既是安徽省重点文化工程,也是标志性文化建筑,那就是安徽省图书馆,始建于1913年,前身也可以追溯到敬敷书院,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02年,安徽省学务公所藏书楼在原敬敷书院引旧址上成立,保存了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敬敷书院所有藏书,这就是安徽省立图书馆的前身。辛亥革命之后,安徽首任都督柏文蔚下令筹建图书馆,1913年2月,安徽省立图书馆在安庆正式开馆,方培良为首任馆长。后来,随着抗战的爆发,处在颠沛流离中的安徽省立图书馆多次搬迁,各种珍稀的书籍和文献屡经浩劫,散佚严重。
文化的发展一定需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图书馆”,馆址设在逍遥津公园西侧义仓巷,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1954年3月14日,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图书馆”。1962年12月,安徽省图书馆从义仓巷旧址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达6345平方米,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省图书馆。截至2022年,安徽省图书馆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数次迁移,三易其名。经历过烽火漫天的战乱,也熬过了十年浩劫的危机,才有了今天总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馆藏文献447万余册,古籍线装书43511部351692册的规模。
读书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漫步在书香中,身边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每个人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安然。
窗外绿影婆娑,阳光斑斑点点透过玻璃窗洒在书页上,来往的人们都很安静,生怕打扰到别人,连调皮的孩子都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人间最美好的样子不过是如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年是泰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1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地方立法工作的了解和参与,4月17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在泰州……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守年俗·讲法治——烟花爆竹背后的文化与法律对话”主题普法讲座在此热烈……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泰州迎来了八方游客。与此同时,“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也抓住这一契机,巧妙地将地方性法规宣传融入市区各大景区,让游……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在泰州这座充满人文底蕴的城市,“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创新举措,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早茶文化为依托,深入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宣……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之旅,将盐税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深度融合,为泰州市法治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兴化千垛镇,围绕垛田文化与《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同时在千垛景区面向游客同步推进,助力法治理念深……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客运汽车南站,面向广大旅客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与《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旅……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普法活动在泰州市实验小学热烈展开,“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六年级11班,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兼具趣味与知识深度的法治……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