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有个沙洲坝,三天冇雨地开岔;吃的是脏塘水,冇水洗手帕……春雷一震沙洲坝,枯木逢春喜发芽,五谷丰登目不暇,喝的是清泉水,姑娘争嫁沙洲坝。”这首歌谣充分反映了沙洲坝百姓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也折射出源远流长的“红井”精神。为了亲身接触红井,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喜迎二十大,赓续革命心”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20日前往瑞金市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红井景区和二苏大景区进行参观学习。踏上寻找红井的小路,感受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在讲解员的带读下,队员们注视着面前的课本雕塑,整齐站好,大声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空穿梭,仿佛回到当年,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始终将“人民至上”作为他的终身誓言,用自己平凡的身躯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苏区人民的美好生活鞠躬尽瘁。如今,少先队员已长大成新时代中国青年,肩上担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红井背后党与人民群众的情谊永远在心中。
红井是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历史见证。红井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一代又一代人,一曲《红井水》唱遍了大江南北:“红井水哟、甜又清……。”
除了毛主席为人民群众亲自开挖的红井以外,红井景区还存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毛主席旧居)、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以及中央各部委旧址等大片部委旧址。队员们踏入每一处旧址,明显感受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时的繁荣发展,苏区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埋头苦干,苏区群众和干部共同生活。这种痕迹是不会被吞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因为这种情谊藏着屹立不倒的旧址中,藏着时代相传的歌谣中,藏着每一代人民群众每一代共产党心中,永不磨灭!
沙洲坝作为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中央第二个政府驻地,同时也是“二苏大”的召开地。队员们来到“二苏大”召开地,瞻仰当地的老百姓称之为“一顶红军留下的八角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大礼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造型为8个角,从高空俯视,犹如一顶红军的八角帽,寓意红军永远驻扎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而这座礼堂,也见证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在队员们前往大礼堂的路途中,偶遇了一位年近八十的老爷爷。爷爷先与我们搭上话的,他问道“你们知道去那个大五角星的礼堂嘛?”他带有典型的赣南口音,我们不大听得懂,但还是让爷爷重复一遍,第二遍才听明白,原来他也是要去“二苏大”的召开地。一路上我们了解到,老人家来自兴国县,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是他第二次来到瑞金。在这个暑假,他从兴国出发,走遍了全国各地的红色地区,他说他要跟随毛主席的脚步,因为他十分敬佩毛主席。“毛主席是一位农民,是一名师范生,却想尽办法领导人民打下江山,让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日子多不好啊,党来了以后越来越好,越来越棒!”爷爷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活到一百岁,看着周边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长大成为为国有贡献的人。当队员们问到他对于青年大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他只说道“好好学习,要像毛主席一样,周总理一样,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要多去看看红色景区,别忘记了以前的斗争多么辛苦,以前的建设多么不容易。”最后,队员们为他拍下与大礼堂的合照,他与我们挥手告别,在队员们心中留下对苏区精神,苏区文化更深的感悟。
无论时代千变万变,唯有饮水思源不变。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景区和,队员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同时也对沙洲坝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有了进一步了解与思考,进一步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认知。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表示要谨遵革命先辈教诲,用丰富的知识和端正的思想武装自己,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9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