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美食稿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作者:我才没害羞 •᷄ࡇ

鲁菜“淄”味抚人心——山东美食调研行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万里黄河在齐鲁大地汇入渤海。五千年来,在这片海陆兼济物产丰饶的土地上,齐鲁儿女辛勤劳作,创造了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闻名遐迩的鲁菜文化应运而生。被鲁菜的魅力吸引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汇合东方才智,传播华夏文化”文化侦查小组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1日-7月31日来到山东,追溯鲁菜渊源,品鉴齐鲁美食。

队员首先在线上查阅相关论文、史籍,在历史中掌握鲁菜文化演进的轨迹:《尚书·禹贡》记载的“青州贡盐”表明鲁菜早在夏朝就已具备“咸”味特点。商汤伊尹为相之前负鼎汤的典故中,提出“适中调和”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当代鲁菜评价的思想基础。从西周至战国,鲁菜种类逐渐繁多,从最早的民食鱼而嗜咸,到春秋的孔夫子提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鲁菜由单一转向多样,从粗糙变成精雕细琢。在后来数次民族大融合、大迁移、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鲁菜集百家之长,在《齐民要术》、《酉阳杂俎》、《随园食单》等著作中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上入宫廷,下潜市井,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

从鲁菜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实践队队员以山东历史名城淄博为中心,调研鲁菜在当代的发展情况。

队员们来到周村古城,参观周村烧饼博物馆,了解周村烧饼发展史。在这里,队员首先得知,周村自古养蚕缫丝,盛产丝绸,是丝绸之路的货源地。沿着丝路,用于果腹的“胡饼”东入周村。在周村人民的不断加工下,“胡饼”逐渐本土化,并于一百二十多年前正式更名为周村烧饼。博物馆中,烧饼的制作引起队员们的注意。先混炼,让面粉有了塑性,再分坯、切剂、揉剂,延展成型。步骤看似简单,却蕴含奥秘。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春花曾说:“延展是工艺中关键的一点,需要让面团在玻璃上旋转,手在面团上旋转。其中力道要恰到好处,不可让玻璃破裂,也不可让饼厚薄不均。”之后,双手轻捏饼片,放入撒满熟芝麻的晃盘内,左手拿起生饼,将其迅速移于右手手背上,顺势伸入炉内放下。三分手艺七分火候,时间过长火力过大,饼易焦糊;反之饼则不脆。最后一步烘烤,也是做出具备酥香品质烧饼的关键。周村人用五代人的精力磨出来制作周村烧饼的完美工艺,背后反映了山东人的简单质朴、坚韧执着。唯如此才能让人和事物完美地融合,使之成为美味,并在岁月更迭间使美味得以传承。

在淄博,遍地的烧烤店引起队员的关注。于是队员们前往博山、沂源等地,品尝淄博烧烤。走入店面,映入眼帘的是每个桌面上的木炭小烤炉。据当地人说,这是淄博烧烤区别于其他烧烤的显著特征。坐上桌后,服务员端上已经半熟的肉串,由食客自己在桌上继续烤,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因而淄博烧烤又被称为“活烧烤”。当食用肉串时,淄博烧烤另外的特征开始显现:在小饼里涂上辣酱,将芝麻盐撒在肉串上,随后手握小饼将滋滋冒油的肉从串上撸下来,再配上桌上鲜嫩的小葱送入嘴中。在淄博的夏天,与朋友们坐在小桌旁,吹着夏日的暖风,小火炉上肉串表面接连不断的油泡,一起喝冰啤,吃着香味扑鼻的烧烤,一边谈笑风生,这使食客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一些细节。淄博人离开故乡时,包裹里总会放一些博山酥锅等当地美味。淄博人将这份“淄”味带到他乡,在思念家的味道的同时也让鲁菜背后的风土人情走向五湖四海。正如B站热播纪录片《人生一串》中谈到淄博烧烤必备的葱,“山东人为什么爱吃大葱,首先是山东人比较豪爽,就跟大葱一样,直来直去,清清白白。”在让外人对美食垂涎欲滴之时无形之中传播鲁菜文化,讲好齐鲁故事。实践队员将利用实践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制成视频,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保护鲁菜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牢安全防线,共担时代使命

4月1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420团支部和2314团支部于历史与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宣讲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书院学生兼团委副书记开展宣讲…… 龙门书院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团旗飘扬映青春 薪火相传迎五四——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传承共青团精神,2025年4月22日,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支部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校园团旗传递活动。团员们高举鲜艳团旗,穿梭于教室、书院、月明湖、图…… 龙门书院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挺膺担当·实践筑梦未来——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支部与高中学子共

2025年4月17日,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314团支部走进附属高级中学,开展“青春挺膺担当,青春实践助未来”先锋杯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通过宣讲、经验分享与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高…… 龙门书院一号院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最新发布

爱水,护水,惜水
6月25日,郑州处于高温天气,我们不畏酷暑,进行了第一次黄河净摊活动。捡什么垃圾?地上的,土里半埋着的,树上挂着的,不能再自然中降解的,能捡的动的垃圾。捡到了什么垃圾?本次净摊行动共8名志愿者参加…
建设生态文明,心系大港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建…
山东红色
粉身碎骨壮志在,冲破风云见天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仍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至今仍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这…
弘扬志愿精神,践行人生价值
我选择的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调查。通过之前的观察以及在暑假期间,我了解到我所在的乡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为了获得更深的体会,我个人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义工活动,进行环…
河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促发展
河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促发展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作为新时代全党工作…
深入走进农业,助力电商发展
2022年7月24日,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团队赴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电商兴农整合式赋能”的实践主题,主要调查当地的电商经济发展情况。一、农业…
山西运城
缅怀壮士先烈,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探索小分队来到山西运城,怀着激动向往的心拜访傅作义将军的故居。慕君久矣,幸得今一见。顾抗战之时,您也似那“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在1931年“…
山西运城傅作义将军故居
缅怀壮士先烈,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探索小分队来到山西运城,怀着激动向往的心拜访傅作义将军的故居。慕君久矣,幸得今一见。顾抗战之时,您也似那“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在1931年“…
山西运城傅作义故居
缅怀壮士先烈,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探索小分队来到山西运城,怀着激动向往的心拜访傅作义将军的故居。慕君久矣,幸得今一见。顾抗战之时,您也似那“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在1931年“…
走进趣味课堂,感受文化魅力
7月18日,小火柴-留梦守心志愿服务队在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支教工作已经开始了倒数。服务队的工作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进行着,趣味课程还在继续开展。以书法、安全、体育、综合为主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