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都古韵,凤阳花鼓戏

来源: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团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6月16日起,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凤阳县探寻凤阳花鼓戏实践小分队去往安徽凤阳,领略千年文化凤阳花鼓戏的魅力。

6月16日,实践小队抵达凤阳,小组各成员进行休整,同时展开了简单的询问调查,为后期行程安排进行了基本规划。6月17日,实践小队根据工作规划,正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

第一站是凤阳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实践小队地到来热情洋溢,带领小队一边参观了博物馆,一边孜孜不倦地讲解了各朝代的历史文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使实践小队全面直观了解了凤阳发展过程。在到了凤阳花鼓戏展柜前,实践小队成员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凤阳花鼓戏的相关信息,工作人员满腔自豪地回答了,花鼓戏起源于明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集中了戏曲和歌舞,也入选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从这句可以知道,花鼓不仅是当时穷困百姓乞讨,以此来谋生的生存工具,更是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

紧接着着工作人员又向小队讲解了凤阳花鼓戏的发展和现状。凤阳花鼓最开始只有两个人表演,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并且嘴里哼唱着曲调,后来凤阳花鼓逐渐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便慢慢形成了六人、八人甚至多人的群体性演出。同时了解到凤阳花鼓戏不幸的现状,它现在正面临着传承断层和失传的危险,如今只剩下寥寥少数传承人,延续着凤阳花鼓的文化。

听了许久的讲解,之后小队来到了博物馆的二楼。在这里看到了色彩丰富,栩栩如生的凤画,并从凤画传承人处,了解到了凤画的由来,实践小队对凤画的技艺叹为观止,同时他为实践小队引荐了凤阳花鼓戏的传承人。

第二站是明中都鼓楼。原本实践小队想在这里一睹凤阳花鼓戏的风采,只可惜根据工作人员所说,凤阳花鼓戏只有在春节等大型节日,才会有人组织凤阳花鼓的表演,平时要想看的话只能碰运气,看到其不定时地表演。很显然小队这一次是无缘观看,但在鼓楼走过一圈,又和当地居民闲聊之后,实践小队可以感受到凤阳花鼓戏已经融入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现在的广场舞。花鼓戏从固定演出到融入进日常生活中的随处表演,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转变,实则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

第三站是凤阳县文化馆。小队先来到了凤阳老文化馆,这里看起来老旧,但格外幽静。听老馆的工作人员说,老馆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并建议去新馆看看。但还是决定先探索一遍老馆,在二楼的壁画中,实践小队依旧能够找到凤阳花鼓戏的影子,上面展览了一些演出的现场照片。探索一圈后,小队去到了新文化馆。在这里,遇到了表演凤阳花鼓的肖庆红肖老师。在与肖老师的聊天中得知,肖老师曾远赴意大利等国家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花鼓表演,可谓是为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站是拜访非遗传承人。在凤阳博物馆得到凤阳花鼓省级传承人葛强凤老师的联系方式后,当天晚上跟葛老师相约见面时间和地点。之后,小队成员如约来到了葛老师所在的地方——凤阳县实验幼儿园。对葛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那种教书先生的气质。葛老师人很好,实践小队也顺利地进行了线下的交谈。在交谈中实践小队了解到葛老师的职业生涯,并也跟葛老师讨论了青少年如何才能传承凤阳花鼓戏,同时葛老师告诉实践小队凤阳花鼓戏的动作要点,凤阳花鼓戏的基本动作是左手执鼓在胸前,右手执鼓条在胸前,左、右手的大臂均做一度横折动,小臂随大臂纵向一度折动,胯部随身体做左、右一度的摆动,后退时头部略低。它的基本步法是平步打鼓,用途广泛,在所有的动作衔接和舞台的调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动作自然流畅,特别是跨步随着身体做出的弧形摆动,更突显了舞姿的优雅和柔和。

本次暑期实践到此已圆满结束,凤阳只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未来还有很多的文化瑰宝等着小队去挖掘保护和传承,实践小队这一行人的旅途还未终止。从一周的短暂实践过程中,小队收获了队友间的团结真挚,了解了凤阳花鼓戏由来和现状,见证了凤阳人民的民风淳朴,也为以后的实践学习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收获之多,言语总是无法道尽的。在回忆暑期实践中,实践小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而且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传承戏曲艺术也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作为戏曲艺术的凤阳花鼓戏应该被青年大众去认知,去学习,去感受。只有真正地去普及,它才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0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且……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队投身赛鸽基地,开展了全方位、精细化的照顾与筹备工作。实……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开拓学习路途,掌舵幸福人生

开拓学习路途,掌舵幸福人生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18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深入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探究有效的培养途径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校园,争做法律先锋

走进校园,争做法律先锋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8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为深入推进中学生法治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观念与法律素养,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物……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铭记历史,不忘来时路

铭记历史,不忘来时路中国青年网哈尔滨1月1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却也沉淀着无数伤痛与苦难。731部队的暴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是一段被鲜血与泪水浸透…… 严彤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镇巴民歌之声:探访民间穿唱者的艺术之旅

202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镇巴民歌项目小组成员张冰山和唐安纳两位同学对民间传唱镇巴民歌的康树兵先生…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最新发布

寻访共青团史,探忆峥嵘岁月
迎着七月灿烂的阳光,踏着微风吹动的嫩草,小学生们迎来了暑假生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传递百年团史,激昂奋斗青春”活动本着向小学生传递团史,丰富小学生课外生活的目的也在七月正式开展。江中重聚…
既白:走向社会,深入群众
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却是十分少的,但是基层的确能够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明白“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确实…
既白:认真体验, 不流于形式
虽然这次三下乡只有短短两天的时光,但其中的点点滴滴却将永驻心间。每当忆起那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一路挥洒的汗水都变得好处非凡。大学生三下乡为的是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社会,…
志愿之行暖人心,青春聚力正当时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于6月中下旬在江苏苏州开展“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年的号召,进一步弘扬志愿者精神,传播党史知识和红色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学子三下乡:砥砺奋进入百年,不负韶华踏新程
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6月1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活动中由李宇菲、诸思晴、倪舒毓三人组成的江中重聚队前往苏州革命…
绘画逐渐上色,羽翼逐渐丰满
2022年7月16日,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绘画的爱好,提高小朋友们对绘画的乐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方郭小学为小朋友们开设了绘画课。志愿者选取小朋友们感兴趣的简单画面,将小…
走近江南寻惜字,助力传统文化兴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
精诚育桃李,师德铸师魂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若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纵使理论知识再专业,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教育是人类崇…
凝望百年团史,逸兴遄飞
七月,朝阳的光芒把天空照得通红,落日的余晖把地面染得金灿,风也留下了暖暖的足迹。夏的光景,总是那么活力四射,充满温度。为系好青年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在他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激发爱党爱国之情。在…
南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崔怡)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工作,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期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020级11班徐千千同学、2020级19班李婧瑜同学、2021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