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我国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把握玉米种业发展主动权,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了解玉米良种繁育,8月5日,“经禾实践团”来到淄博禾丰的玉米种植基地及玉米试验田,参与到玉米培育过程中,体验玉米间苗并辅助科研人员进行试验。
活动伊始,科研人员赵晓倩向团队成员讲解了为何要进行玉米间苗。赵晓倩介绍到:“其一,间苗可以避免拥挤遮光,利于植株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养分。其二,还可以协调植株地下根系健壮发达与地上部分粗壮的关系。”科研人员于海胜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玉米间苗原则与方法:“根据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壮苗以及间密存稀的原则进行,尽量减少间苗时的伤根、断苗现象”。
在科研人员于海胜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按照“一”字排列,每人负责一垄,开始亲身体验间苗。团队成员根据苗相进行取舍,选留植株均匀、茎基扁粗的壮苗。间苗时拔断的幼苗应将根节清除防止根节再生,而对于却穴、断垄的地方,需要带土移植或者在相邻穴留两株以保证密度。
间苗工作完成后,团队成员跟随科研人员李翠云前往玉米试验田辅助试验。团队成员前往生态无人农场中控室了解试验田的基本情况,据李翠云介绍,此次玉米试验田共分为16个片区,每个片区均为10m×10m规格,相邻两个片区约有8垄玉米的距离作为隔离带。李翠云带领团队成员来到试验田并详细讲解了辅助试验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团队成员需要先将隔离带中玉米进行间苗,其后需要团队成员相互合作,两人利用卷尺在方形试验地的对角线测量好距离后,另一人将卡标插入土中并进行标记。定点完成后,在科研人员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使用GPS设备在刚刚定点的卡标处进行定位,由两名队员专门负责对经纬度以及海拔进行记录。
山东理工大学“经禾实践团”通过此次实践,体验了玉米间苗及试验工作,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依旧相对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对高产耐密抗病虫能力强的玉米品种的选育,育种研究工作道阻且长。实践团希望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深入挖掘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玉米良种繁育,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增强社会大众对粮食安全,良种“中国芯”的深度、广度认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