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有收集、保护这些遗产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而中国计量大学木棉支教队的支教活动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了点茶、书法、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7月10日,从中国茶都杭州来到义乌市北苑幸福社区的支教队员们决定从茶入手,让孩子们感受非遗点茶的独特魅力,“此次课堂一来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独特的泡茶方式,同时也紧跟时事热点,结合影视作品,让孩子更好融入其中”。负责这节课的小杨老师阐述课堂宗旨。
“点茶在宋朝以后慢慢没落,最后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朝时一位日本僧人来径山寺拜师,学成回国时把中国点茶带到了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起源,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日本茶道发源于径山。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点茶,除了查阅古籍的记载,还结合了日本的茶道,最大程度还原宋式点茶……”杨老师从孩子们的日常聊起,在互动中向孩子们介绍了点茶的历史、点茶的方法、以及最精彩的部分茶百戏,并且与结合影视剧里点茶的片段,丰富课堂内容,带领孩子们品味非遗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非遗课堂是在静心聆听领悟中看源远流长,那么手工扎染则是于实践中品博大精深。扎染,古称绞缬,俗称扎花。是在织物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艺。木棉队早早就为孩子们准备了染料、布等一系列扎染所需要的材料,“扎染制作技艺一共有四大类两百多种方法,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可以造成染色或防染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自然晕染的表现效果……”视频里放着扎染的介绍,视频下的冯余和石云老师拿着布分别给孩子讲解着布的不同扎法。
孩子们扎染后的成果丰富多彩,不同于一般的蓝白扎染,色彩对比强烈,展现了孩子们热烈的精神世界。更让老师感到意外的是,孩子们创造出许多天马行空、极具艺术感的花纹和图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次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非遗魅力,传承文脉,将来为祖国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