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争繁荣,美丽村庄入画来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王睿萱

乡村振兴争繁荣,美丽村庄入画来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子“三下乡”

中文2005班王睿萱

在七月盛夏,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实践团成员王睿萱走进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紫色的花海,800多亩香紫苏迎风摇曳含苞欲放。放眼望去,紫色的花苞在风中摇荡,我置身在这片花海中,香紫苏淡雅的香味紧紧环绕着我,低头是遍野的鲜花,抬头是湛蓝的天空,远眺是雄壮的高山,依稀还可以看见远方山峰上常年不会融化的积雪。

除了村头的香紫苏花海,村庄的街巷转角也鲜花盛开,民宿院落更是花团锦簇,就连临街的墙上都画满盛开的玫瑰。“如今朵朵鲜花在村民心头绽放,博格达尔就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博格达尔村村委会主任旦·高娃说。

博格达尔村,碎石铺就的路面干净整洁,两侧院墙粉刷一新,大地色的安居富民房整齐有序,墙面上有精心绘制的图画。丰富的卡伦文化和美丽的农家庭院,吸引了不少疆内外游客前来打卡、观景、品美食。

据扎勒木特乡包村领导、人大常委主席别尔汗介绍,十多年前,博格达尔村还是刚刚建好的牧民定居村。多年来,原定181户村民仅有80余户愿意在村里居住。2021年以来,乡里为博格达尔村争取资金1000万元,村集体投资10万元,以彰显卡伦(清代历史上设立的边防哨所)文化为主,打造卡伦文化主题村落及卡伦文化体验区。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博格达尔村的旅游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村民返回村里居住兴业。

习总书记今年七月访疆发表重要讲话中就讲了:“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博格达尔村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以260年前西迁戍边的察哈尔部蒙古族后裔为主。当年,他们到新疆后永驻温泉边防,设立了13处卡伦。卡伦是当时对哨所的统称。为了展示察哈尔蒙古族文化和卡伦文化,博格达尔村按照兵营风格命名,分为故里巷、出征巷、远行巷、安居巷、奋斗巷和爱国巷,反映了“草原故里英勇部落”“招募勇士 背井离乡”“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西出阳关 逐草而居”“屯垦游牧 修渠引水”“浴血奋战 十三卡伦”六大主题,讲述了戍边勇士跋涉万里的行军路以及在此屯垦戍边的故事。

漫步博格达尔村,不时能听到由温泉县戍边乐队、卡龙乐队等组成的本土乌兰牧骑队,使用马头琴、托布秀尔、蒙古大鼓等乐器演奏的蒙古短调。“去年以来,这里的游客逐渐多起来,所以我们乐队经常来这里演出,今天一天就要演出7场,都是提前预约的。为了更好展示我们的文化,我们还编排了反映卡伦文化的舞台剧《边关情缘》用来给游客表演。”戍边乐队的马头琴琴手叶尔肯说。

别尔汗介绍,扎勒木特乡的边境线占温泉县边境线的二分之一。1762年至1763年,察哈尔蒙古族分两批西迁至温泉县戍边。如今,当地以博格达尔村为重点,挖掘出以戍边为主的卡伦文化,将村落改造成卡伦文化主题村落,用独特的戍边文化展示地域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在彰显文化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统一打造特色民俗与农家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2021年建成的海利农家大院占地约2亩,拥有餐厅、舞台、蒙古包等接待设施,主要经营大盘鸡、风干肉、冷水鱼等。“我经营农家乐7年了,但前6年都是在县城,发现这里游客多,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就搬过来了。”海利农家大院主人蒋海利对博格达尔村发展旅游信心十足。为了吸引游客,蒋海利在家里特别建起了舞台,时常有村民在他家参加活动,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或参与。去年以来,海利农家大院营业额已达60万元。今年,蒋海利雇佣了6个村民帮忙,其中一半都是本村村民,每人月工资4000元至7000元。

走进村民汤加热合·伊得热西家,时尚的咖啡厅、简约的民宿一改农家小院风格。“这套房子以前是我们自己住的,现在是民宿客房,已经接待过很多游客,年收入达10万元。”汤加热合说,以前,村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村里牛羊到处跑,没有水电和厕所,出行都是土路。如今村里大变样,不仅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们还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博格达尔村除了对外的旅游建设之外,也在自己的乡村振兴上面下足了功夫,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博格达尔村不仅修缮了村两委办公室,完善了其内部设施,更好的为村民们服务,也在路边设立了乡村书屋,不仅可以让村民们丰富知识,也能更好的培养乡村的文化氛围。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人文学院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先是通过写策划书来规划实践活动,选中了家乡特色乡村——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先去村两委办公室,找到了一个实践实习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践体验活动。从实践体验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王睿萱以大学生的眼光,对博格达尔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崭新的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并重点对文创小店以及民宿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并且为村民们宣传了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在内地求学时,看到的内地好的旅游发展业态的经验,并且站在可实现的角度上,为村民们提供一些优化建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王睿萱深深的感受到了全村上下永不懈怠、奋发进取的劲头越来越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在博格达尔村的蝶变过程中,也生动诠释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生动体现了开拓进取、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的精神。乡村振兴之日,就是民族复兴之时,就是中华腾飞世界时。实践团成员王睿萱的家乡在国家的利好政策和大力扶持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旅游业更是如火如荼。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实践团成员王睿萱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开拓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努力探寻博达尔村的创新之路、发展之路、成功之路,不断造福群众,促进和谐稳定。

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切行领真知,实践家乡行——2020级交通类“薪火”实践队开展“家乡专业行”实践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深入体会专业魅力,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了解家乡发展,“薪火”实践队组织小队成员深入家乡开展“家乡专业行”暑期探访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在家乡探访桥梁、道路等专业相关设施,以专业的…
滁院学子三下乡:疫情不放松,就业不停歇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领悟其中的精神,进一步调查青年返乡就业的人数、特点、影响,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青年返乡状况调研”实践小分队于7月1日前往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展开…
撒满我们的真爱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撒满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暑期陪伴留守儿童活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表达大学生渴望回馈社会的心情以及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望,6月28号下午,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李俸宇同学…
以萤火之光,照教育之路
为响应“喜迎十二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活动主题,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促进家乡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刘偲漪同学于四川省通江县泥溪镇积极…
关爱儿童,助其成长
7月24号,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材料化学班潘文进在安徽省合肥火车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学生辅导计划。小学三年纪的王博宇,今年下半年将由老家淮北的小学转入合…
向社会传递暖流,青年人义不容辞
为了响应“一助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刘之芳同学于7月2日参加了苏州市吴江区桥北荡医院疫苗接种点的志愿活动。首先提前一天从当地社区志愿者说动群去得知自己被安排…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索阜阳博物馆,赓续文化新征程
(通讯员韩佳明孙亚伦徐陈雨)为了传承中国文化,宣传百年党史,6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星火点亮八皖大地,使命奋进赓续百年征程”志愿者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阜阳颍州区的阜阳博物馆…
参与志愿服务 关注学生学习
为了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祖国的未来。暑假期间,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材料化学班实践成员丁彤彤在家乡开展了“一助一”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成员主动帮助…
观“皖西烈士陵园”有感
红色星火点亮八皖大地,使命奋进庚续百年征程。2022年7月19日星期二,我们团队来到了六安市大别山革命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进行点亮宣讲。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纪念园东北区域,是由原皖西烈士陵园的将…
全民核酸检测,共筑美好家园
在2022年7月17日利辛县共排查无症状感染者12例,均为集中隔离管控重点人员。7月17日至21日,在全县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侯雪健和文州社区志愿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