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彪炳史册,以奋斗走向前方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在习总书记的鼓励指示下,我们聚焦大别山水电站集群,实地调研分析各水电站及其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发展战略,探索水电站发展与乡村建设的普适性融合路径。
青山间归雁成行,绿水中生机孕育。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汇处,群山环绕,地势险峻,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其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丰富的水电站资源。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大别山区两大著名水电站: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同时也对安庆市岳西地区的小水电站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看到了镌刻着毛主席手写体“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新中国第一坝,看到了白云绕尖的连绵青山,看到了碧波如镜的涓涓水流。水电站是技术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但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生机孕育之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其旨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的目标,其中每—项目标的实现都无法依靠单一的努力完成;与此同时,水电站的建设发展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渗透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和契合点,深化融合发展既能够有效促进水电站本身的完善,也会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落实。
创新间振兴立成,乡愁下硕果新结。
稻田风来,改革活水源源奔涌;茶园香里,乡村振兴活力四射。只有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沿着农村改革铺平的道路,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风口,社会资本才能与农业农村实现互利共赢,在广袤乡村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出发展硕果。佛子岭水库边背靠连绵梯田,建设“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的茶农,磨子潭水库边承包整片山头,引水灌溉的葡萄产业园,岳西水库区紧握温泉资源,打造全国闻名温泉胜地的天悦湾……千泉汇聚,才能大河滔滔;百花齐放,方能春色满园。以水电站为中心,建设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产业圈,形成联动发展的良好循环,是大别山区乡村振兴的不二选择。当然,在乡村振兴这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中,除了正确的战略引导,充足的资金支持,更离不开人才的育留和精神的代代相传。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精神是振兴最核心的灵魂。乡村振兴需以“引”促“育”,在“选好人”上做文章,“育好人”上下功夫,“用好人”上求实效。逐步完善教育资源的建设,造就更多本土人才,同时注重与高校相关专业的联系,为大学生和其他高知人才提供政策红利,助力水利专业的后备军培养,不断壮大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人才素质,持续优化人才结构。与此同时,乡镇也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发展塑形的同时,也为乡村文化铸魂,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以青春彪炳史册,以奋斗走向前方。
乡村振兴不会自动到来,美好生活也不会从天而降,振兴是在亿万人民的苦干实干中实现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代表,储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群体,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我们调研的纸面标题,更是我们应该参与其中的历史课题。在调研中听取村民意见,突出农民主体;在采访中了解政府规划,反映人民心声。以专业知识为乡镇建设提出切实建议,将党的精神内化于心,把党的信念外化于行,在以史为鉴的过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史为鉴,开创乡村振兴的光明未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六盘山区到武陵山区,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滇桂黔石漠化区到罗霄山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响彻广袤大地”。在水电站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探究中,我们必将脚踏实地,更进一步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