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工匠正能量,总装新梦想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携沂蒙之情,与农工同行”实践团 作者:李雯慧 籍红冰 翟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携沂蒙之情,与农工同行”实践团走访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当地手艺人之家。

劳动创作人类,恩格斯指出,“真正的劳动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实践团走访当地“手工耙子”制造人刘训利家。大姨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并讲述了耙子的历史与制作工艺。

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曾在《齐民要术》中有所记载,将使用此农具的作业称作耙。据大姨讲述当地村民常在秋天使用耙来回收桃树落叶。相比于铁耙子,竹子制作的耙子更加轻便好用,手工竹耙子的制作方法十分繁琐,主要工艺有劈竹-浸竹-烧竹-编竹等。

此次走访,实践团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精神的学习更加深入。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通过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人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除了手工品,特色美食也是手艺的一种。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粱煎饼等,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在当地村民刘加军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手工玉米煎饼作坊。

作坊内烙好的煎饼薄如纸,张姐动作娴熟一张张折叠成卷。实践团品尝刚出锅的煎饼并体验制作煎饼。据张姐介绍煎饼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传统面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沂蒙人民即开始食用煎饼,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的食物就是煎饼。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艺,增添品种,使其成为久盛不衰、享誉海内外的名优食品。但张姐也感慨道手工煎饼日益减少,机械制作将取而代之。虽然煎饼的制作发生了改变,但不变的是当地人民爱吃煎饼的习惯。

制作煎饼有独特的工具,张姐将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工具一一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并讲述使用方法。“摊煎饼”是一项专门的技艺,做法有刮、摊、滚、擀等多道工艺。加工煎饼的原料“糊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稀稠适当的糊子才能摊出好的煎饼。

介绍完做法,张姐又向实践团讲述当地煎饼的经典吃法——煎饼卷大葱。薄薄的煎饼放上一颗洗净的大葱,沾上大酱,美味极了。

如今,临沂的煎饼有了新的内涵,成了红色食品,来临沂旅游的人们,定要尝尝满口留香回味无尽的临沂煎饼,并将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著名的品牌有以当年的拥军模范“六姐妹”为品牌的“六姐妹”牌煎饼;有以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战役旧址孟良崮为名的“孟良崮”牌煎饼;有“蒙山小调”煎饼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500多万吨口味香甜的临沂煎饼销往全国,有的品牌已走向世界。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及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知行致远”实践服务团实践通讯
“知行致远”实践服务团实践通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国家大力倡导党史教育,鼓励青年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上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参与“四史”教育,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文法学院“知行致远…
【青春推普·一“鹿”黔行】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鹿窝镇推进农村“五治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助力乡村振兴,创建文明、和谐、美好的乡村环境。7月14日晚,由中共息烽县鹿窝镇委员会、息烽县鹿窝镇人民政府主办,息烽县鹿窝九年制学校、贵州师范大学求是…
青田县爱心医疗调查小队——暑期在路上活动
2022年6月20日,丽水学院计算机科学213班一部分同学成立爱心医疗小队奔赴青田县调查当地百姓对医疗常识的了解情况。实践小组伴随“爱心医疗,舍我其谁”的口号在指导老师谷远虎的带领下开启了这次青田——石雕…
追寻半塔红色精神,传承半塔红色文化
青春向党重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在红色旅游中人们能够感悟榜样的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在红色旅游中传承红色精神,是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
共“桃”枝繁叶茂,助力岱崮新发展
7月8日,为进一步探究蒙阴蜜桃的种植等,山东理工大学“携沂蒙之情,与农工同行”实践团来到岱崮镇一些果农家里,收集桃枝样本,并邮寄到学校实验室进行检测。农业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
河海大学商学院“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宣传调研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了解居民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并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营造清洁的街区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创建,河海大学商学院“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宣…
青春献礼二十大 电商助力新发展
为深入探究美丽乡村建设,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喜迎二十大,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及复材专业党支部20级无机专业预备党员前往湖北省枝江市,参加枝江市第十六届滨江纳凉晚会暨“荆楚欢…
秘境崮上草原:梦幻娟丽的地方——沂蒙岱崮地貌
7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携沂蒙之情,与农工同行”实践团来到临沂市岱崮镇岱崮村——这个在沂蒙山区深处,神秘、娟丽、梦幻的地区,这些看上去没有关联的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再贴切不过。她,位于岱崮地貌旅…
通大学子三下乡:传统中草药进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麦垄风来,改革活水源源奔涌;玉米田间,乡村振兴活力四射。蝉鸣盛夏,阳光正好。南通大学迎着光“药”…
合肥工业大学:“云上见茶,砼心助农“服务团队走进”毛尖之都“信阳
8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云上见茶,砼心助农“助农团队来到信阳市浉河港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月11日,助农团队带着满怀的热情,终于到了“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抱着全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