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作者:宋佳怡

导语: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于7月6日至7月9日前往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和张一悟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为坚定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小组来到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和张一悟烈士纪念馆,小分队首先来到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位于兰州市酒泉路314号,是一座旧式四合院建筑。进入纪念馆,小分队成员们看到了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写实的历史照片,大到首长睡过的床铺,小到照明用的煤油灯及各式各样的文件、传单,所到之处令人过目难忘。首长当时身处这样艰苦的环境办公,依然有声有色的指导着抗战工作。它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但透过它们,小分队成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搏击敌人的惨烈场景,看到了它们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换来了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着眼前一张张感人的历史照片,简陋的设备,革命先烈们办公的地方,住过的屋子,小分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是如此的伟大,如此的英勇无畏!人们现在又是多么的幸福,应该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为了接受革命先辈遗志的精神洗礼,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革命活动,深入体会长征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作用。小分队又来到了张一悟烈士纪念馆。张一悟于1924年由李大钊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张一悟就不遗余力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在千里陇原点燃了星星之火,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为甘肃党组织的建设,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活动中,小分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张一悟生平事迹展”和“榆中革命斗争史展”,瞻仰了张一悟同志光辉灿烂的革命生涯,重温了波澜壮阔的甘肃红色革命活动,认识了甘肃早期的革命先辈,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摆脱苦难而忠贞不屈,百折不挠,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参观完毕后,小分队成员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责任。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抗日战争的胜利,成功的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也铸就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凝聚力和奋斗精神,今天,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主题,但是世界仍然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而小分队成员们重温这段历史,无疑会更加激发继往开来的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建设文明昌盛的中国的决心,从而使这段历史永远成为激励我们不断走向明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万里行军,但求无负前程;千日持守,为谋一朝惊鸿。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之行,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接受了深刻的红色教育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了小分队成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小分队的成员明白了“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脚踏实地,方能渐行渐远”的人生道理。以学促做,知行合一,重走红色足迹,体验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追溯红色记忆。不忘历史之痛,心怀强国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和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让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宋佳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师道流芳映杏坛 弦歌未绝启新章

当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青砖黛瓦,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的飞檐斗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甲辰年腊月初一,“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圣殿的朝圣之心,踏……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曲径踏梦寻师迹,园深怀古悟教

在和煦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1月11日,这群怀揣着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学子,踏上了探索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教师博物馆的旅…… 卢奕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踏沪访贤七秩路,情系曲园传薪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为了探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曲园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1月13日与曲阜师范大学上……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沪上访谈叙校情,七秩曲园谱新篇

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带着对校友的关切与对校史传承的使命,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2025年1月11日上午,拜访了曲阜师范大学上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孔博古韵入心怀,儒风暖意拂面来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孔子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形式,深入探寻儒家文……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探儒韵千年 扬曲园新风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校报为笺书校谊,实践作笔绘情长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在校友之家开展了一项颇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溯华夏文脉,悟圣哲光辉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走进孔子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对儒家文化的敬仰,追寻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根源,品鉴…… 韩明辰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最新发布

勇担社会责任,争做时代青年
勇担社会责任,争做时代青年在大二下学期的暑假,我有幸成为青苗队支教组的一员,与河南南平小学的孩子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青苗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形式由线下转为线上,但是线上也并…
两度下乡,走同样的路,看不一样的“景”
2022年6月13日至6月19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前往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泽泉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很荣幸我再成为其中一员。“简陋”,“闷热”,“劳累”是我…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文化,争做新青年
为了响应“喜迎二十大,青春在行动”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史讲史志愿服务队赴湖北省广水市应山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了参观调研,深入学习党史,体味红色精神,并将故事与精神传递给当地人民。出发前,团…
合肥工大三下乡:怀报国之志,助产业发展
7月18日~7月22日,我参加了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暑期三下乡,一改往常暑假的懒散与无所事事,今年夏天,冒着炎炎夏日,带着满怀激情,在夏老师的指导下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去往宣州区,开展主题为“胸怀…
光之子小队非遗采访·道教音乐,悠扬清冽
2022年8月6日下午,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李若铭成员前往无锡清名桥道教音乐非遗基地进行参观。在景区里,她偶遇了道教音乐的传人吴道长。吴道长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听说我们要进行非遗的实践活动,热…
光之子小队非遗采访·女书如柳,笔笔娟秀
2022年8月6日下午,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蒋雨欣成员前往惠山古镇采访了无锡永明女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无锡永明女书传承人尤秀渊老师。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它诞生在汉朝,是…
光之子小队非遗采访·访扬州“486”非遗产业集聚区
2022年7月24日下午,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娄宇青成员实地走访了扬州“486”非遗文化集聚区。首先来到的是“卫芳刺绣“店面,这里有一位从事扬州非遗平针绣的老人正在工作。通过与老人短暂的聊天了解到…
光之子小队非遗采访·秋兰为佩,徐州香味
2022年8月1日,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马子腾成员实地走访了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和曹氏香包工作室,并有幸采访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曹氏香包的传承人——井秋红老师,进一步了解…
光之子小队非遗采访·半街风光,南通印象
7月盛夏,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张海琳成员实地走访了南通柳西半街非遗文化集聚区。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在书法体验区,我采访了展区志愿者。老少皆宜的书法体验,文化传承流走于笔…
非遗采访·半街风光,南通印象
7月盛夏,东南大学光之子社会实践小队的张海琳成员实地走访了南通柳西半街非遗文化集聚区。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在书法体验区,我采访了展区志愿者。老少皆宜的书法体验,文化传承流走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