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自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年,那么双碳政策在我们的广大农村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于是趁着暑期社会实践的期间,经过长达一周的前期材料准备,南京财经大学的“低碳之湘小分队”来到了湖南省岳阳市,于6月28日起开展了相关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乡镇养殖场处境艰难
6月28日,“低碳之湘小分队”的调研队员首先来到了位于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墩堰村的农村养殖场了解情况。正虹养殖场的场主颜昌新表示,因为前几年疫情的缘故,养殖场的大幅亏损,养殖的规模也缩小了许多,虽然当地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税收并给予了一定的贷款帮助养殖场度过困难时期,但仍是杯水车薪。也正因为如此,双减政策时至今日几乎仍在原地踏步,即仅采取干湿分离的牲畜粪便处理这一最基础的处理手段。
建新农场的场主甘红桂同样表示,因为疫情打乱了原定的养殖计划,减碳政策仍未贯彻实施,虽然自己有心遵循政策的实施,但此时相关设施和资金的短缺依旧是最大的问题。但好在因为农场禽畜的规模受限,至今的损失相对较小,但也忙于调整养殖结构和销售渠道,减碳措施仍没有时间进行贯彻实践。地区物流不畅,是否符合防疫规范,封控下居民需求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使得对生猪、生鸡、生鸭的需求减少,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想要增添设备来响应低碳政策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且大部分位于农村的养殖场的规模都比较小,在饲料、粪便处理方面都普遍采用经济手段,对碳排放的关心很少也缺乏相应的引导措施。
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农村养殖散户对双碳政策表示支持,也有意愿进行减碳的措施建设,但一直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尤为突出。而他们处理畜禽废弃物的方法,大多都来自其他养殖户学习或是亲朋好友的传授,缺乏专业农技推广部门的培训,因此对于排泄物等仅采取简单的干湿分离模式,甚至是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另一方面,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这些乡镇养殖场的分布相对散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很多节能减碳的设施无法共享和共担,造成许多重复的基础设施建设。
饲料减碳市场成效颇丰,“饲料—养殖”系统对接亟待试行
6月30日上午,调研队员们就饲料的生产与销售,对城乡周边的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与调研,先后参观了多家饲料店铺与工厂。其中岳阳市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生产的饲料均使用环保局明确列出的环保材料生产,并且流水线上的标准很严格,出厂装袋时还有抽样检测,确保通过农业部的检查。自从双碳政策的实行,对饲料的配比和检查也越来越严格,燃烧材料从以往使用的煤炭转变为了生物颗粒,而饲料的配比方面仍是以青绿饲料和谷壳、秸秆制成的农副产品类饲料为主,这一点相对从前没有什么变化。最重要的是,饲料厂有大量的资金补贴用于节能减碳措施的实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效益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街道饲料店是城乡饲料售卖的“中转站”,店主表示,近期因疫情饲料大量滞销在仓库,那些价格相对较高的环保饲料销量一直不高,而价格便宜的饲料一直是农民购买的主要产品。队员们通过走访得知,周边小型养殖户对饲料环保减碳政策的了解程度极低,并且以价格的低廉为标准进行购进和批发。
从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中可见,饲料厂商们受新冠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一般年销量都有3000吨左右,并且厂商有政府的专门补贴,用于研发环保饲料配比和环保节能设施的建设,因此商家普遍愿意贯彻节能减碳政策,时至今日也成效颇丰,在不久前的碳排放量抽查中均减少了30%以上,此次受访的厂商均或多或少地建设了一系列成体系的减碳设施,例如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蒸汽供应技术改造、粉碎工序与设备升级等等。
但在这些成效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饲料厂商在减碳方面有意识有资金才逐渐走上节能减碳的正轨,但是对于农村养殖散户而言,饲料的价格和食用品质才是最主要的,并且他们一般没有政府的资金补助,又缺少节能减碳政策的意识。所以目前对农村养殖散户的宣传和补助工作应该是实现全面节能减碳政策的重中之重,而“饲料—养殖”这个系统也急需进一步完善,促进其间信息流通和供求调节。
实际调研初见成效,政府各部门协同发力,减碳政策实施任重而道远
7月2日,团队队员们依次前往中共岳阳市君山区委党校、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君山分局和岳阳市君山区发展和改革局这三地与相关工作人员分别进行采访对接,宣传双碳政策下畜禽业相关知识,交流并了解君山区有关节能减碳的措施以及有无改进的空间和方向。
7月4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岳阳市君山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采访税务咨询台前台工作人员,并查阅相关免税减税的通知,获悉更多湖南省内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相关的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的具体政策实施情况。
当日下午,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并采访了组织部基层办青年干部屈云坤,据他表示君山区区政府很早就对双碳政策作出响应,例如在全区提倡节能减排、适度调高空调温度、尽量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等措施,畜禽业的双碳响应程度一直很低,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普及宣传和拨款建设,但但成效一直不佳。同时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当地政府近年规划的具体政策,获悉未来几年内用于支持节能减碳目标的财政支出比例。
最后,团队成员将此次社会实践的调研报告提交给了政府工作人员,并根据采访中了解的养殖户实际情况就合理减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优化饲草资源配置和布局,充分挖掘苜蓿等优质牧草生产潜力;加强专业农技推广部门深入农村基础对农村养殖散户的培训,减少“泥腿子”做法;加大科研投入,加速减排关键技术或设施研发;提高财政支出中对农村养殖散户的补贴比例。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减碳方面的政策颇多,但完全解决碳排放量超标的问题仍是任重而道远。通过深入农村和随机采访的实地采访调研形式,这不仅让团队成员更为细致地了解到农村畜禽业的日常管理,拉进了团队成员与农场养殖户们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声音,获悉更多更真实的数据和散户意愿。这为团队未来撰写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将依据现实情况就当地畜禽业减碳新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和建议提供给当地政府,帮助他们更了解基础养殖户的需求,从而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政策,为实现我国节能减碳目标贡献力量。
南京财经大学教师蒋诗雨老师表示,近年来,环境污染与空气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快推进以“双碳”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畜牧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5%。目前,畜牧业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包括饲料作物、动物本身及其排泄物、肥料生产、常规农业生产活动四大方面,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0%、32%、14%、14%。”因此,以禽畜饲料及饲养方式为切入点,研究政府与畜牧业从事者双方在减碳与经济利益上的互利共赢,不失为助力畜牧业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化转型发展的一个突破方向。(通讯员 刘怿 华嘉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1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