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有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在过去的5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达0.85℃,气候规律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自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年,那么双碳政策在我们的广大农村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于是趁着暑期社会实践的期间,经过长达一周的前期材料准备,南京财经大学的“低碳之湘小分队”来到了湖南省岳阳市,于6月28日起开展了相关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经过早期资料的查阅,我们得知饲料在我国农业种植作物和养殖畜禽方面都有着举重若轻的影响。而本文也将从饲料的组成和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角度将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碳氮排放量的途径和机理。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是指在合理的饲养条件下能对畜禽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而狭义上的饲料一般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种类繁多,组成部分和营养价值各异,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国际饲料分类法和中国饲料分类法,主要原材料一般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添加剂等。
调研活动填写问卷,分析养殖户对饲料的选择偏好
团队调研成员通过线上发布问卷与线下采访结合的手段,总共收集到了线上416份、线下66份,共计482份有效问卷,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养殖户对饲料的选择偏好。
首先,在饲料类型的选择上,价格相对便宜的农副产品类(谷壳和秸秆)为较多养殖户选择,品质和价格相对均衡的青绿饲料次之,而价格较高的青贮饲料和自行配置的饲料使用较少。由此可见,养殖户偏好品质优良,且价格相对低廉的饲料。
在饲料品牌的选择上,养殖户普遍选择大北农饲料和远大饲料为主,少量选择富友饲料和正大饲料。其中大北农饲料主要由维生素、0.1%微量元素、1%预混料(加药物、氨基酸)、4%基础料精(加钙、磷、盐)、15-25%蛋白浓缩料(加豆粕、鱼粉等蛋白饲料)、配合饲料(玉米等能量饲料)等组成,其零售价为130元/袋,每袋净重量为20kg;远大饲料主要由4%仔猪复合预混料、4%育肥猪复合预混料、4%哺乳母猪复合预混料等小品牌,满足畜禽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饲料行业“三无”现象严重“饲料—养殖”系统对接亟待试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交流长期影响下,对食用畜肉及其蛋、奶等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上升,这也带动了饲料的需求量上升,而随着家畜饲养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饲养技术管理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早在2011年中国饲料产量就已达1.79亿吨,成为全球第一的饲料生产国。而根据中商情报网报道,2021年12月全国饲料产量为2859.9万吨,同比增长3.7%,同比增长率保持增长。2021年全国饲料产量为31696.5万吨,同比增长11.4%,产量持续增长。
但在这些正增长的情况下,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饲料行业市场良莠不齐,混乱不一;企业及产品定位模糊,产业短链发展,缺乏长期发展战略,且易变,执行不到位;普遍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仍处于简单推销阶段,以价格和促销为主要营销手段;营销人员营销专业性程度低,数量偏多而质量偏低……而其中最为显著的则是“三无”现象突出,即无优势产品系列,无差异化营销策略,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的破坏速度远大于自然恢复的速度,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上升,饲料的供应追不上人口的增长,所以在总体上我国的饲料资源仍处于短缺状态。另一方面,我国的饲料生产依旧停留在以生产混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为主的阶段,而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以及预混合饲料在饲料生产中所占的比例相对世界平均水平仍很低,因此饲料的利用率以及畜禽的营养效果难以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同时,由于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饲料产品结构不合理,耗粮数量较多的猪料比例占到50%以上,禽料占到25%-30%,而节粮型的牛羊料约为20%,而世界水平为猪料31%、牛料26%,奶料17%,因此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畜禽碳排放是重中之重,实现低碳养殖任重而道远
“十四五”以来,资料显示,其中,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畜禽碳排放量占全国农业碳排放50%,毫无疑问,推进农业农村畜禽减排固碳将成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统计,1公斤牛肉会产生32.49千克二氧化碳,碳排放排名前五的食物分别是牛肉、羊肉、黄油、贝类、奶酪。畜牧业中主要的碳排放来自:养殖动物肠道中的发酵气体、甲烷等,动物粪便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以及粪便还田中排放的一氧化二氮等。
以奶牛这种反刍动物为例,其瘤胃是天然的厌氧发酵环境,每当摄食饲料之后,饲料在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厌氧发酵,饲料消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挥发性脂肪酸在产甲烷菌作用下,最终生成甲烷并通过动物呼吸排出。
对动物粪便进行处理,应用沼气工程回收利用甲烷、覆盖露天贮存的粪污、粪便堆肥处理等措施减少粪便处理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环境生态学》杂志公布的数据,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都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通过这些方式制作出的饲料更加便于畜禽食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动物的碳排放量,例如单个动物甲烷排放可减少16%-30%,多功能舔砖饲喂技术则可以补充动物所需维生素、矿物质等,从而帮助动物日增重10%-30%,相对减少单位畜产品的甲烷排放量10%-40%。
调研队员们就饲料的生产与销售采访多家饲料工厂。其中岳阳市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生产的饲料均使用环保局明确列出的环保材料生产,并且流水线上的标准很严格,出厂装袋时还有抽样检测,确保通过农业部的检查。自从双碳政策的实行,对饲料的配比和检查也越来越严格,燃烧材料从以往使用的煤炭转变为了生物颗粒,而饲料的配比方面仍是以青绿饲料和谷壳、秸秆制成的农副产品类饲料为主,这一点相对从前没有什么变化。最重要的是,饲料厂有大量的资金补贴用于节能减碳措施的实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效益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根据团队成员的调研采访,多数养殖户选择干湿分离这种价格低廉的模式来处理畜禽排泄物,而这种模式的产品能用于再生产部分饲料,推动饲料产业的循环。饲料厂商在减碳方面有意识有资金才逐渐走上节能减碳的正轨,但是对于农村养殖散户而言,饲料的价格和食用品质才是最主要的,并且他们一般没有政府的资金补助,又缺少节能减碳政策的意识。所以目前对农村养殖散户的宣传和补助工作应该是实现全面节能减碳政策的重中之重,而“饲料—养殖”这个系统也急需进一步完善,促进其间信息流通和供求调节。(通讯员 刘怿 华嘉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