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作者:田开涛

正值中国共青团建立100周年,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精神血脉,了解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辈和党的故事,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感受时代的变化,激发大学生的时代担当力量。2022年6月9日,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小分队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张一悟前辈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的精神内涵,为党的二十大献上一份礼。

“七一”前夕,6月9日清晨,我们迎着第一缕阳光开始了党史教育学习实践之旅,一群正值青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佩戴团徽,整齐队列站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党旗前,重温革命先辈的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大厅中,入党誓词在我们的耳畔一遍又一遍的萦绕着,感受着先辈们的革命的壮志情怀。

参观完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后小分队成员韩靖宇这样说道:“在参观过程中,众多革命先辈我对张一悟前辈的印象最为深刻,张一悟前辈,热爱真理,坚定不移的追求真理;为了甘肃的共产党建设东奔西走去传播真理,在山东被捕后的六年铁窗生活里,不屈不挠,让我深刻的感悟到了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男子气概,他的精神永耀人间”

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张一悟纪念馆,作为喜迎二十大,党史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西北民族大学2022年暑期“三下乡”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以将强张一悟前辈的英雄事迹挖掘和新媒体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

我们走进纪念馆,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七位革命烈士的铜像,他们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他们的神态仿佛向世人表达着中国共产党骨子里那份昂扬向上、永不背叛的奋斗精神,那些雕像叙写着革命先辈的抗日过程中的艰辛坎坷,象征着革命烈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张一悟纪念馆。馆内展陈分“张一悟生平事迹展”和榆中革命斗争史展”两个部分和十五个单元,用实物、展板、场景、油画、全息影像、视频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张一悟前辈光辉的一生。在馆厅内陈列展出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历史文献、合影、图像、张一悟前辈生前用品等文物,展现了张一悟前辈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光荣历史画卷;见证了张一悟前辈奋勇抵抗、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一件件历史文物不光是对革命先辈抗日历史的见证,更是新一代青年奋斗的催化剂,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赓续奋斗。一件件文物让小分队成员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仿佛自己回到了前辈的那个时代,纷纷感叹前辈们的艰辛与苦难。在张一悟前辈画像旁边有一处空白处是张一悟前辈的一首词《调寄离亭燕》“不甘作新亭泣,愿猛击中流楫,他日天涯重聚首,应问成何事业,人生自古伤离别”这一首离别词中展现的却是张一悟前辈的一种激进的精神,一种推翻旧世界,创立新社会的豪迈和雄心,这是张一悟前辈早期的革命觉悟。跟随讲解员继续参观的过程中,在经过的一处场景让小分队队员们肃然起敬,一位革命前辈身处刑板上,面对敌人的压迫他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和妥协,从他眼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宁死不屈,他怒目圆睁,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这位前辈就是张一悟先生,1932年,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敌人的酷刑让他身心受到摧残,但老虎凳,辣椒水并没能使他屈服,张一悟和狱友们坚持斗争抗议敌人的迫害和虐待,让小分队成员更感叹于革命先辈的艰辛,对革命先辈怀着更崇高的敬意。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是有限的,真理是永存的,为了捍卫真理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播撒希望,引领梦想
为使青年大学生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奉献力量,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为教育的发展做出青春的贡献。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薪火乡传”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25日…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为了将黄河流域文化中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以及怀…
承平日久,莫忘国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西北民族大学小分队对抗美援朝退伍老兵进行了拜访。爷爷为我们讲述了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虽然爷爷已到耄耋之年…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携一缕芬芳,相约支教
奋斗不止,步履不停,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丰富乡村儿童暑假学习生活。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薪火乡传”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
安徽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青春绽放
三下乡心得体会“三下乡”,更准确地应该说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名词这个活动使得我丰富而懵懂的大一生活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注定要让这个假期在我记忆里留下精彩的笔画。“三下乡”,从大学一开始白时…
追忆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
正值中国共青团建立100周年,为传承红色精神,追忆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了解甘肃省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辈和党的故事,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感受时代的变化,激发大学生的时代担当力量,6月9日,清晨…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不忘支教梦,方得育人心
正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我们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薪火乡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如一颗颗闪耀的明星,被送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智慧幼儿园,在此我们将播撒星光,传播大爱,时刻…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成长在支教中发芽伟大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依稀回想起几年前的我也是个孩子,但如今已然成长为一个大…
科技兴国,工业致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富强、乡村要振兴、百姓要致富就得有强大的工业以及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疫情防控之下,企业该如何生产如何走下去?2022年7月3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青春心向党,踔厉…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教是一场浪漫的邂逅
有人说支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旅,有人说支教是党和人民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援助,有人说支教是对大学生的一次综合考验,当我踏入我要支教的学校,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一声声“老师好”中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