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建设美丽新型农村,文明新风吹遍乡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作者:肖清 骆依然

2022年6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近农兴牧实践团兵分两路,前往杨桥镇郭沟村、郭沟村李庄进行实地问卷调查。为了解杨桥镇民生工作情况,实践团与杨桥镇有关人员开展座谈会。

桥镇郭沟村的文明面貌,刷新队员对农村老旧景象的印象。乡村街口建有体育健身器材、垃圾分类亭、乡村振兴文化大舞台等基础建设,街道宽敞,两旁的绿化树木挺拔,街上看不到顺手丢弃的垃圾,房屋整齐划一,许多院落门前贴着“文明家庭、幸福家园”的称号,在洁白的新墙上,有书法、水墨画、防疫漫画等乡村文化宣传绘画,穿走在纵横交错的村中街道,深入乡村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展现在新的农村风貌中。

太阳落山前,左邻右舍三三两两闲坐在村口,乘凉的老人们笑道,“我们这里以前是贫困村,现在是脱贫的文明乡村。”神情中不自觉流露出身为文明村庄一员的自豪感。

在普法、防诈骗走访中,村民驻足与上前询问的队员们交谈,认真学习如何鉴别诈骗手段、如何提高防诈骗意识以及受到诈骗后的第一办法。通过一下午的走访调研,发现村民的防诈骗意识普遍较高,对法律知识的储备相对缺乏,接受访问的家庭养殖户则对相应养殖业的法律更加了解。在实践活动中,村民请队员们坐下交谈、吃西瓜解暑,积极配合问卷回答,分享乡村建设行动和成就,队员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热情好客的风俗。

2020年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杨桥镇工作没有停止。为了解杨桥镇民生工作情况,实践团与杨桥镇有关人员开展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李玉洁站长介绍了杨桥镇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如何防止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临泉养国文化旅游公司经理刘子奎分享杨桥镇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配合政策吸引人才前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踊跃发言,畅谈感想体会,整体气氛热烈。(通讯员 肖清 骆依然 杨钦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兰大学子三下乡,深入基层宣气象
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气象灾害占中国自然灾害的70%,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量。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创建
从2019年初开展“红色物业”试点工作以来,日照市不断推进“党建强引领,支部进小区”示范创建。在物业行业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和房管部门成立了辖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按照应建尽…
“烽火岁月,师道永传”——“青心说”来道!
2022年7月至8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制作并推出了“青心说”电台节目。在电台栏目的一遍遍播放中,实践队用声音向听众讲述烽火岁月中,华南高校的老师在乐昌坪石艰苦办学、严谨治学的感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了解抗日历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2022年7月7日,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日之际,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筑梦”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团…
御膳房之实践感悟五
实践感悟五近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药膳与中医关联密切,但与中医药物又有区别,兼具药物和食物的特点。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注重整体,辩证施食…
“四千四万四力”成就中国奇迹
“四千四万四力”精神成就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明了以史为…
御膳房之实践感悟四
实践感悟四药膳的起源:在我国,自文字出现后,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药”和“膳”字。“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用心支教,用爱导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筑梦”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团队全体成员于2022年6月19日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院第一教学楼1203教室开展第一次例会,由负责人后期工作的相关事宜,为后面进人青曲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做好准备,…
御膳房之实践感悟三
实践感悟三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中医药膳及食疗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中医食疗文化,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对药膳食疗的极大兴趣。药膳起源很早,在我国具有很悠久的历…
忆坪石旧事,延坪石精神
2022年暑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进行着“青心说”电台节目的制作。“青心说”是一个通过电台发声,“讲述坪石故事,传承坪石先师精神”的队伍品牌节目。“青心说”电台共包含六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