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老骥伏枥,志在“传俚” ——访聊斋俚曲市级传承人陈倩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苏晓楠

当我敲开聊斋俚曲市级传承人陈倩的家门时,满头银发的陈老立在门口迎接“聊斋寻俚”实践团。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后背微驼,他踱步走进茶几收拾了刚刚还在看的聊斋俚曲剧本和资料,热情地招呼实践团成员就坐。我们与陈老聊起俚曲时,他脸上的笑容似乎从未消失过。



聊斋俚曲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它与《聊斋志异》同出自蒲松龄之手,是蒲松龄俗文学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以文言文写成,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读懂,蒲松龄便用聊斋故事,借用当时流行的民间小调进行再创作,经过填词而成了用淄川方言土语演唱的“聊斋俚曲”。

契机:“重若千钧”的遗稿

陈老从事了一辈子的文艺工作,与聊斋俚曲早早结缘。狐仙传说、嬉笑怒骂、俚曲的韵律一环一环地扣进他的身体里。

陈老真正为俚曲的建设开始奔走,是在他的人生暮年。淄博市文化局原文化科负责人牟仁钧是淄博市最早研究挖掘整理俚曲的一批人之一,他去世后,他的遗孀将他生前整理的俚曲资料托付给了陈老。从此,如何让聊斋俚曲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而不是走进博物馆的橱窗,成为了陈老难以释怀的问题。

经过陈老的允许,我们有幸翻看了牟仁钧先生的手稿,泛黄的格子纸上,笔的墨迹已经微微晕开,陈老告诉我们,牟仁钧先生当初一笔一划写下这厚厚一摞资料,如今在他心中重若千钧的,不只是面前这份宝贵的“心血”,还有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

“四老”结缘俚曲梦

2008年春,陈倩和老文艺工作者杨道坤叩响了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世忠的家门。

“咱淄川的聊斋俚曲2006年就选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快两年了,也没有显著的保护举措,眼瞅着会说唱俚曲的人都年事已高,再不赶紧想办法就要失传了。”三位老人就俚曲当下的情况商议后,下定决心,说干就干。当年5月,3人找到了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邀请了对聊斋俚曲有研究成果的20多位学者,主持筹办了“聊斋俚曲研究会”,为俚曲的传承和保护献计献策。2008年7月,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应运而生,杨道坤老先生负责谱曲,李维臣老先生负责导演,陈倩老先生负责编剧,王世忠负责联系场地、外联等事务。几位老先生将搜集到的已濒临失传的12个曲牌、19首乐曲整理、编辑成《聊斋俚曲音乐集》,印刷1200册,分发给淄川区的文化部门、乡镇文化站等。

老人们因俚曲而结缘,在之后的九年岁月中,他们等待、守望着俚曲这颗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九年亦是老人们的暮年岁月,他们用尽力量传播着聊斋俚曲,盼望着它冉冉升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走出蒲家庄,“飞”入百姓家

2010年陈老携他的徒孙韩晓霜等登上山东卫视第二届“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决赛舞台,联袂演唱聊斋俚曲。

陈老身穿格子衬衫,外套黑夹克,下身穿着白色西装裤,仿佛年轻了10岁。他手牵着徒孙唱了首《金纽丝》。“春来到,花径生尘,风飘万点正愁人,家乡万里无音信,想你泪纷纷。你那里殷殷勤勤,杏花插乌云,却有谁看着亲,谁望着俊。”陈老的声音里带着岁月赋予的沙哑,它和韩晓霜稚嫩的童声互相呼应,把俚曲里思妇望君归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聊斋俚曲走出了蒲家庄,走到了更大的舞台上。

“陈老师在这样一个应该是安享天年的年龄里,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到处奔走?” 表演后主持人采访陈老时问道。陈老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我是受淄博市最早研究挖掘整理聊斋俚曲的一位领导的委托,从事这项工作。我是一定要把他的这个委托接受下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背负着先帝遗愿在北伐途中写下《后出师表》。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格局虽不同,诸葛亮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的处境与陈老的经历竟有些相似。

口传心授,期待下一季花开

无人能阻挡日落就像无人能阻挡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聊斋俚曲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要寻求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创新,必须走到群众中去。陈老等人开始探求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演形式。他们不再停留于以往的说唱,而是有意识地向舞台演剧探索。陈老编写了一系列贴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如反映年轻一代孝敬老人的《带着奶奶当新娘》,反映大学生下乡当村官现象的《丫头大主任》等,这些剧目深受老百姓喜爱。即使已经83岁高龄,陈老依然笔耕不辍。他已不敢像年轻时为了创作挑灯苦战,但每每写大的剧目时,他总要失眠。“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头就想着我的剧本,接下来该怎么发展。”陈老说。

陈老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和喜欢俚曲,让俚曲更好地活下去。目前,聊斋俚曲艺术团已经和淄川区实验小学合作成立了聊斋俚曲少儿艺术团,每逢寒暑假,艺术团都会办少儿培训班,每批班次都有近30名中小学生拜师学艺,表现较好者还有机会随艺术团外出参加省市的演出。淄川区实验小学已将聊斋俚曲课列为校本课程,由艺术团的俚曲老师教课指导。

陈老现有20多名学生,均怀着对俚曲的兴趣慕名而来。“俚曲的教学方式为口传心授,这样才能把俚曲从古到今一直蕴含的味道传承下去。”陈老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亲口传授的方式。

陈倩的梦想已然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薪火相传,共赴未来:寒招活动为备考学子点燃梦想灯塔

2025年1月19日,深海岭航小分队怀揣着感恩之心与热忱之情回到了母校所在县城的大成中学和遂溪县第三中学展开活动,力争让每一位遂溪学子了解岭师报考岭师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精彩点……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去湛江一中寒招

为了让更多学子了解到岭南师范学院,2025遂溪一中深海岭航寒招小分队于1月21日到达湛江一中进行宣传。我们带着热情与使命走进湛江一中,为湛江高三学子们揭开岭南师范学院的神秘面纱。活动……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去遂溪一中寒招

2025遂溪一中深海岭航寒招小分队于1月21日到达遂溪一中。首先进行的是招生PPT的宣讲。介绍学校的历史、学习成绩、优势专业、学术研究、宿舍、食堂等方面的情况。展示学校的校园风光、学生活……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退役归来,与岭师一起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个人简介:吴国庄:中共党员,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曾任学院党建服务中心培训部干部和组织部负责人,现为2024级体育教育3班助理班主任。在部队期间曾获得一次“集体三等功…… 吴国庄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和岭师的故事

岭南师范学院,这片孕育梦想的港湾,亦是我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的沃土。于此,我汲取了智慧的养分,锻炼了坚实的翅膀,更在心灵深处埋下了感动的种子,从而矢志不渝地追寻自己的人生航向。……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告别觉民小学,师生情深难舍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觉民小学,7月21日迎来了一场温馨而略带伤感的告别仪式。当日,“扬帆筑梦”突击队的成员们在此圆满完成了他们的支教任务,即将踏上返回岭南师范学院的归途。……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海岛安全进课堂,扬帆筑梦护童心

7月20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觉民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具有创新性和教育意义的的海岛安全知识讲座热烈展开。此次活动由“扬帆筑梦”突击队策划并实施,队长潘雅琴担任主讲人,为该……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之旅,启迪绿色思维

7月20日,“扬帆筑梦”突击队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的觉民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植物”课程,目的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提升学生们对植物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镇巴民歌之声:探访民间穿唱者的艺术之旅

202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镇巴民歌项目小组成员张冰山和唐安纳两位同学对民间传唱镇巴民歌的康树兵先生…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最新发布

把握现在,活出自己的精彩
把握现在,活出自己的精彩炎热的夏天让人难以承受,甚至连出去都不愿意,所以在最初的假期里天天在家里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有的时候会做做家务,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聊,打发时间。第一天,没有我想象那般 …
淮海工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之四
暑期实践丨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2017年7月14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2017年7月14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
山东理工大学“聊斋寻俚”社会实践团走访聊斋俚曲艺术团
7月25日上午,“聊斋寻俚”社会实践团跟随聊斋俚曲艺术团来到淄川区峨庄杏,随艺术团“送戏下乡”并对聊斋俚曲艺术团成员进行专访。微风习习,天气阴凉。上午10时许,“聊斋寻俚”社会实践团到达艺术团居住地点杏 …
淮海工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之三
暑期实践丨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2017年7月13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2017年7月13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
淮海工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之二
暑期实践丨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2017年7月12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2017年7月12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
淮海工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
暑期实践丨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2017年7月11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2017年7月11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陶冶生活 艺享人生”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考察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
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感知中国,大美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暑期社会实践|艺术学院“感知中国,大美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7月15日,我院“感知中国,大美西部”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进行了感知西北文化的活动。今天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一天,心中有些许不舍。早上队员们去看 …
淮海工学院“感知中国 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之拉卜楞寺
暑期实践|“感知中国 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之拉卜楞寺7月14日,艺术学院“感知中国 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了拉卜楞寺进行实践活动。清晨4点多,队员们为了感受拉卜楞寺的民俗 …
淮海工学院“感知中国,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之体验生活
暑期社会实践|“感知中国,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7月13日10时30分,我院“感知中国,大美西部”西北文化探寻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全体队员进行了感知西北文化的活动。下午两点,队员们到达了临夏,整理好 …
青春电力行 行走的国家梦
通过去火电厂参观学习了解火电技术的核心内容,邀请专业工程师解答问题,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加强同学们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学习参观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理解的透彻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