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江南的雨巷,温文尔雅的男子邂逅了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徘徊在青青河畔,矢志不渝的痴人遇到了在水一方的伊人。而我,走在青青石板路上,邂逅了“东方属木,木色为青”的古韵青州。
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为探寻神秘的青州,深入了解青州文化,宣传发扬青州花毽文化,我们山师大Fly古韵团队来到了青州古城,抚摸青州历史的年轮,拜访花毽传承人,看古街花毽表演,吃麻花、老槐树煎包,参观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说,在活动结束的那天,我们都深深地拜倒在青州古城的石榴裙下。
在活动展开的第一天,我们进入古城门,走过青青石板路,来到非遗中心拜访花毽传承人—李贤臣老爷爷。李老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为我们讲述他当年的拜师路。在李老的孩提年代,毽子在青州就像现在的王者荣耀般神奇的存在。小到几岁孩童,大到白鬓老人,只要拿起毽子,就能踢上几个。李老看见每天在水井边总有几个孩子比赛踢毽子,便想到自己也要学踢毽子,就这么拜师,几十年的踢花毽生涯就这么开始了。再后来,踢花毽队伍有了市长的加入发展之路更加顺畅。在市长以及花毽爱好者的支持和鼓励下,青州花毽在2011年申遗成功,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这其中申遗的过程是我们这些外行人所无法坚持的,但是,结果是好的——青州花毽申遗成功,青州政府更加重视花毽文化,青州花毽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但这并不代表花毽文化发展就一点问题都没有。李贤臣爷爷的女儿李阿姨告诉我们,她现在最希望的是可以培养一批花毽小继承人。因为,虽然花毽在青州非常出名,但是踢花毽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花毽的一些动作例如童子拜佛,仙人指路等是需要从小孩子开始就要练的。我们调研团队也希望凭借我们微弱的力量让更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可以了解花毽,从而积极加入到踢花毽的队伍。
为此,我们调研队和花毽协会成员特地来到青州的亚特艺校,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协会里踢得很好的一位叔叔和两位阿姨在宽阔的教室里给孩子们展示盘、磕、绷、拐的花毽基本动作。其中,一个小朋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小朋友的肢体动作不是很协调,甚至试了很多次却踢不到毽子,他就跟没有听到小伙伴的嘲笑声一样,一本正经的,一遍又一遍的从地上拾起毽子。我当时站在窗边用手机录这个小孩子。因为他让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当时地理是我的弱课,为了不让自己被这门课拖后腿,我偷偷的在宿舍被窝里把地理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甚至不用过脑子就能条件反射般的把所有问题答出来。
如果你觉得青州只有花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调研小队在锦锦大大的带领下参观了范公亭以及后面超级大的公园。公园里也有青州花毽、挫琴、花边大套等非物质文化展厅。其中一个展厅真的把我深深震撼到了。就那么一间小小的屋子,青州古街一整条街被做成泥塑的形式展现在眼前。那些被记录下来的东西,即使是隔着历史这重厚重的墙依旧让人觉得就像昨天,就像置身于这市井气氛中。
青州之行结束了,愿青州这座古城保持年轻却又不失古香古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