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五四青年激扬献祖国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数学 作者:李荟

2022年7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社会实践队在江苏邳州参观小萝卜头纪念馆。

当今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近百年的风云变幻,“五四”甚至已超越了其所诞生与嵌入的历史,成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在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五四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青年人的重要力量之源。其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当今的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首先在价值观上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未来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而大学阶段正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定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持责任、担当、爱⼼的⼯作信念,全⼼全意为学⽣服务,始终牢记教书育⼈的神圣使命,坚持认真、务实地⼯作每⼀天,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私奉献,燃烧青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向展览室,通过听讲解,观看图片和展览实物,我了解了小萝卜头 我听着小萝卜头的感人事迹,深受感动和教育。他受尽了人间苦难,吃不饱,穿不暖,他渴望学习,渴望和平,渴望幸福。与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和幸福啊!同为祖国的花朵,逆境中的小萝卜头是那么顽强好学,关心别人,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而我们却过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费也不用愁的生活,从没有想将来为国家做点什么。小萝卜头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条件再苦也要发奋学习,生活再难也要关心他人。他像石缝里顽强的小草迎接着黎明前曙光的到来。当看到他把黄显身将军给他的半截铅笔当作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时,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家庭宽裕了,生活幸福了,吃的玩的应有尽有,笔与本子数不胜数。花花绿绿的本子和笔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甚至在垃圾桶里还能见到同学们丢弃的学习用品。而“小萝卜头”想学习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珍惜自己手中的学习用品,勤俭节约不浪费,更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与“小萝卜头”相比,我们多么幸福。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茁壮成长。我们身处优越的学习环境,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小萝卜头”为榜样,渴望知识,热爱学习。牢记少先队员的使命,不断学习党的知识与历史,重温革命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学习知识与本领,为成为将来幸福生活的缔造者,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发图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悟沂蒙精神 铸时代担当”宣讲活动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淄博第六中学开展了“悟延安精神铸时代担当”宣……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传承泰山皮影艺术 点亮非遗文化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泰安小分队于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传承泰……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云支教 共赴成长之约”专项实践活动

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切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劳动观念…… 袁冰清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领航 梦启家乡 | 地环学子“返家乡”挂职锻炼第二期

乘青鸟计划之风驭青春创新之虹第二期“返家乡”挂职锻炼活动精彩绽放让我们一睹他们的实践风采吧!012023级1班团支部朱启浩1.实习单位:利津县党史研究中心业务工作和档案整理2.实习感悟:我…… 任娅楠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领航 梦启家乡 | 地环学子“返家乡”挂职锻炼第一期

青鸟振翅新程启青春逐梦绽华光第一期“返家乡”挂职锻炼活动精彩绽放让我们一睹他们的实践风采吧!012022级2班团支部王家奥1.实习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商务局文秘综合岗2.实习感悟:我非常荣幸…… 任娅楠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启万里红色征程 忆党的峥嵘岁月”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强化党史学习,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1月22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泰安市岱岳区泰山长安人文纪念园开展了“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社会实践活动。展党史长卷,…… 袁冰清 唐夕冉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红色浪潮·家乡情怀”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家乡革命精神,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红色浪潮·家乡情怀”实践队队员们于寒假期间先后参观了泰安市烈士陵园、墨子纪念馆以及临沭县朱村,通过实地走访、…… 唐夕冉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云桥连新春 梦想启新程”专项实践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营造祥和喜庆的新春节日氛围,2月19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云桥连新春梦想启新…… 宋铭鑫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悟沂蒙精神 铸时代担当”宣讲活动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传承泰山皮影艺术 点亮非遗文化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云支教 共赴成长之约”专项实践活动

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

青鸟领航 梦启家乡 | 地环学子“返家乡”挂职锻炼第二期

乘青鸟计划之风驭青春创新之虹第二期“返家乡”挂职锻炼活动精彩绽放让我们一睹他们的实践风采吧!012023级1班团支部朱启浩1…

青鸟领航 梦启家乡 | 地环学子“返家乡”挂职锻炼第一期

青鸟振翅新程启青春逐梦绽华光第一期“返家乡”挂职锻炼活动精彩绽放让我们一睹他们的实践风采吧!012022级2班团支部王家奥1…

最新发布

宣传法治观念,推动文明发展
为响应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普及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赴郑州市实践调研“返家乡”专题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4日前往登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推进法治观念的普及。首先,团队成…
食安你我他,采菌出健康
2022年7月16日,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向日葵的微笑队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文启村,深入调研当地乡村振兴的实施推进情况以及村镇近年来食品卫生情况的变化。时值七月,正是云…
以哲学之光增益少年之心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尘土之微,补益山海。“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虽然存在客观条件的不足,但是少年之心可抵千军万马,如同微光虽小但可汇聚成浩瀚银河。少年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经风雨以见彩虹,在重…
安徽学子三下乡: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
为深入学习了解党的伟大精神,更深入的学习党的文化,7月12日,淮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党”实践队赴淮北小李家红色博物馆、邳州小萝卜头纪念馆以及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为期…
勇做抗疫先锋,习得最美品质
在当前疫情防控重要时期,全媒体新闻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权威发声,及时发声,营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舆论氛围。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淮北师范…
五四精神传薪火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
明确目标,哲学助力
后疫情时代,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压力大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人中83%感到有压力,其中大部分认为虽然有压力但是感觉良好,大约20%表示其所承受的压力大或近乎无法承受,而压力的来源大多是与学习、人际…
《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走进萤火虫学堂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的第一年。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孩子增强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争做懂法小市民、守法小公民,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2022年8月19日,正苗护…
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风采展示33
为充分学习红色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领悟革命精神,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前往钢城区辛庄街道石湾子村莱芜战役旧址纪念馆开展调研实践。7月7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红色文化,实为一国之精神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缔造了共青团,由此揭开党的青年运动新篇章,也开启了共青团紧跟党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青春征程。回首百年,正是中国青年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