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为老护航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独我

为老护航,共享科技

——赴浙江省杭州市两区实践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12.2%。这说明,有大部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是困难的。推动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为此,“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充分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群体对于当下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的特殊需求日益突显。由于老年群体的规模较大、老年用户生理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导致当下社会对公共设施使用需求以及老年群体内部对于数字化生活的适应程度展现出较大的差异。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技术时遭遇难题,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的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让老年群体逐渐适应愈发智能化的公共设施,进而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为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问题,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求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办事、文娱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所,力求到2022年底,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公共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第一站,实践团前往了萧山区西南部的沈村。团队队员积极寻找符合调研条件的老人,在广场、田间小路这些老人经常出现的地方发放了调查问卷,在与老人们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团队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近七成的老人完全不会使用公共设施,需要他人操作,近一成的老人可以自己使用较为简单的公共设施,如自助挂号等,还有两成老人可以在别人的带领下自己使用公共设施。(基于社会学角度,将公共设施分类为医疗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

2.交流中的老年人普遍不经常使用问卷中提到的智能公共设施,认为其操作难度比较高,不太能熟练使用。(问卷中的智能化公共设施主要指的是:医院自助挂号机、设有人工按键的临时叫车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3.调查中发现没有社区举办过老年人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活动,且如果社区举办老年人学习公共设施的活动,近九成的老年人愿意参加。所有老年人均认为智能化公共设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实地调研期间,我们与常年居住在沈村的张奶奶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情况和智能化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张奶奶今年65岁,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目前和伴侣居住在一起,膝下有两女一儿,子女们均在市内上班定居,每个月一有空就会回来看望她们两个老年人。被问到智能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张奶奶说:“我和我老伴每晚上都会出来散步,身体还不错,我们平时小病啊都不去医院的,去小诊所看看就得,不怎么接触你们说的那些设施。但这人老了,身子骨不太利索,稍微这儿碰两下那儿磕两下人就得去医院住着了。前年我老伴在地里摔了一跤住院住了好长时间,挂号什么的都是叫医院的护士帮忙的。有些时候人老了,学东西学不懂了,那些机器我是真操作不明白。”谈及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意愿,张奶奶说:“如果有学习活动还是愿意去学的。这些东西一回生二回熟嘛,我觉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嘞。”通过与张奶奶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她对智能化公共设施使用频率不高,愿意去学而且很感激智能化公共设施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

傍晚在广场上,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切身感受到了老年人与智能化公共设施间的摩擦,并且发现对大多数需要带孙子孙女的老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频率更高,带小孩去看病时需要弄懂挂号、扫码支付等操作,这些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学习意愿很强烈。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老人年主要接触的智能化公共设施为医院的自助机器,经常去医院的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设施的学习意愿更强,满意度更高。

同时在这一站,我们走访了广场上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发现青山村近几年的生态建设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居住的房屋也大变样,但村上仍缺乏相关的智能化公共设施,老年人对这些设施的普及度不高,日常接触少,提起这些设施大多是陌生感觉,对这些设施的印象停留在步骤多,功能复杂这些关键词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像我们村的老年人,平时除了去医院不怎么需要你们说的这些智能化公共设施,没事的时候就晚上出来散散步,像什么自助呼叫打车啊都不需要的,她们都一天到晚呆在这里,哪需要嘛。”

结语

在本次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配合,探索了数字化时代下老年人对智能化公共设施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对于老年人对这些设施的态度也有了一定的感知,深刻感受到了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不容易,被数字化的洪流抛下的无奈以及想努力跨越“数字鸿沟”的思想。为老年人跨越鸿沟搭建桥梁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帮助老年人一起走进数字化时代,我们年轻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量师生前来观看。细雨微落、樱花盛放,青春的旋律在春夜中热烈…… 唐乐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科技大学2025春季首升:迎曙光启航,扬奋斗之帆

迎着晨曦微光,伴随春风拂面,湖南科技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的首次升旗仪式于2月17日清晨在立德楼前坪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是对崭新学期的庄严宣告。旭日东升,…… 唐乐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以青春之力守护母亲河——河小青志愿服务在行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以青春之力守护母亲河——“河小青”志愿服务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 唐乐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车站志愿者暖心行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车站志愿者暖心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青年志…… 唐乐乐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校区团委红色孤勇者暑期社会实践队新闻稿1
南充学子三下乡:聆听“五老”故事,赓续“五老”精神忆往昔百年征程不忘初心,看今朝青年奋进砥砺前行。为追寻红色事迹,激励青年奋进,进一步学习“五老”精神,2022年8月16日,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红色…
普法经验善运用,实践行动更有效
为了提高社区普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性,8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青年法治行社会实践队伍深入滕州市、潍坊市、宁津县等地法院、检察院,学习法院,检察院向青少年普法的经验。通过参观法院院史馆、…
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校区团委红色孤勇者暑期社会实践队新闻稿
南充学子三下乡:聆听“五老”故事,赓续“五老”精神忆往昔百年征程不忘初心,看今朝青年奋进砥砺前行。为追寻红色事迹,激励青年奋进,进一步学习“五老”精神,2022年8月16日,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红色…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开展“环保宣传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开展“环保宣传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响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将垃圾分类之风吹入万家居民中,…
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报告
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囊括了人类应用的大部分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各种材料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随着深入的研究,也让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材料行业,…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举行2022年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农村硕师计划” 项目经验交流研讨会
8月2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412会议室举行2022年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农村硕师计划”项目经验交流研讨会,院长饶本强及生物学科各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饶本强主持。参会人员首先对学校举办的2022年…
粗粝能甘,进而有为 ——赵燕学姐采访心得
6月27日下午,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校友!”思政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台州初级中学,采访了12级思政班优秀校友——赵燕学姐。赵燕学姐诚恳真切的言语中显露出了对台院的眷恋以及对大学时光的怀念。采访过程…
广东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实地考察助力数字经济,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三农建设新形态,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在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助力廉江新农村建设,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湛江市廉江市塘雷村“认养一棵树,绿色兴农”乡村…
拨云雾 睹青天 ——访季晓宇学姐心得
本次“你好校友”实践队二组有幸邀请到了上海浦东新区民办远翔实验学校的季晓宇学姐,从她的校园生活、就业经验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采访。季学姐是我们18届思政教育师范专业的校友,她在大学…
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 ——采访季晓宇学姐心得
赶路的人不一定能遇见同行的人,但铺路的人一定会指引迷路的人。参加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你好,校友”实践队是我今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我们可以参与采访历年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吸取他们对大学校园生活、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