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划影响因素调研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南阳市进行有关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的调研,调研团选取了八里桥村作为自己的调研对象。
调研团的调研对象是从小学生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年龄跨度较大,社会的经验不同,认知能力有严重差距,针对这些不同年龄的村民,调研团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旨在反映每一个受访者的信息。
进入村庄,调研队不禁被眼前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吸引,通过对村民调查,实践队了解到,这条路是村庄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修建起来的,每天都有环卫工人进行打扫,虽然路面因为种种原因有了裂痕,但是还是非常顺滑。
村民说:“没修路以前,都不叫路,到处是坑,一下雨路上全是积水,从这里走都会溅一身泥,现在好了,路通了,越来越多的人从我们村走,出租车、校车都敢从我们这走了。”路上非常干净,垃圾都往哪里放哪?村民这样回答调研队:“你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可以看见很多垃圾桶,我们的垃圾都放在垃圾桶里,而且,每天都有专门的垃圾车到我们村里来收垃圾。之前我们村啊,垃圾到处扔,臭气熏熏,现在好了,空气清新了,心情也好了。” 村民的话,让调研队了解到村庄修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垃圾处理对于文明乡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两当年的改革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首要的,综合对其他乡村的研究,调研队发现这两者基本都要具备。
队拜访了村里65岁的张爷爷,张爷爷向调研队详细的说明了当前村里的红白喜事的风俗习惯。张爷爷说:“结婚前男方必须要给女方买房买车,没房没车姑娘都不跟,而且彩礼也得十好几万,正所谓万紫千红一片绿吗。至于结婚时的一些低俗的习惯已经很少了,没看见过有闹新娘、闹洞房啥的了,大家都比较文明。” 关于白事反面,还是保留着传统的穿孝衣、磕头、请人哭丧的习惯虽然这些习惯不文明,但对于农村人来说,这是对死去人的一种尊重。
张爷爷的一番话让调研队了解当前八里桥村红白喜事状况,虽然红白喜事村庄有所改革,但是由于传统社会留下来的种种陋习导致当前村庄红白喜事不能得到彻底的改革,要想真正实现乡村移风易俗,必须逐步地割除传统陋习。
“我们一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一位村民表示表示,随着“三化”(绿化、硬化、亮化)的顺利进行,村里多了很多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们的娱乐生活。为了进一步加强村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村里还新设了一批公共健身器材,为村民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村民自豪的为队员们介绍到。
一路上,实践队员们便看到了多条婚丧简办的标语,队员们猜测,婚丧简办必定是移风易俗运动的一部分。在这场‘全民运 动’中,最重要的一步改革就是婚丧简办。原来村里办一场丧事,开支都在万元以上,要想从“根”上拔除这种陈规陋习,就要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采取政策行动加宣传教育同步进行的方式,一步步,彻底根除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为村民节省下一大笔钱,也因此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这场从上到下的“全民运改革方案,向人们展示了独特的“智慧”。
村中墙面上的巨型彩绘,如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实践队员们的目光,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队员对四周进行了走访。听到队员们对墙体的赞叹与赞美,书记为大家介绍说:这些画作是民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正是通过这些图画,让很多老百姓认识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宏伟事业,让老百姓意识到他们自己也是民风民俗改革建设中的重要力量。“破陋习,扬新风”为村民生活铺开了新的篇章,让全面小康成了村民心中的奋斗方向。
此次调研让调研队了解到了乡村振兴下八里桥村的变化,虽然在移风易俗方面改变不彻底,但仍在坚持改变。同时,调研队也看到了乡村振兴对于村民的自信心提高,看到了在执行国家政策时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八里桥村可以更加文明,发展的更加富裕,我国的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