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入孤山船说,了解脱贫故事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Vesper

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优异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认识了解并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了解学习当地乡村振兴推进模式,并进行宣传推广,为其他乡村地区的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了解孤山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发展方向

在调研前期,实践团的成员对孤山村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到达孤山村后,实践团队首先对孤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守明老师进行了交流。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杨老师提到,现阶段到2025属于乡村振兴过渡阶段,为防止防止老百姓大规模地返贫,孤山村开展一系列的防返贫活动。根据杨队长所说,孤山村位于郧西县与郧阳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依傍汉江河流与一座大山,孤山村常住居民大约有 1900人。以前的孤山村居民靠水吃水以打渔为生,自从长江流域颁布十年禁止捕鱼的相关条例后,孤山村居民也歇浆上岸,不再捕鱼。当地村委会为留住人才,防止孤山村人员流失,大力开发旅游业,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扶贫车间等项目,为孤山村村民提供工作机会与经济支持。目前,孤山村计划以特色乡村旅游为基点,紧紧围绕孤山村“孤山船说”的特色,开展“吃、住、行、游、购”多维度的建设,为游客提供品特色鱼,赏汉江水,观蓝孔雀,采土蜂蜜的休闲体验项目,从旅游业角度来发展推进孤山村的乡村振兴进程。

实践团队了解到,孤山村政府为更好的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进程,施工队正加快旅游景点建设的后期工程,各项目正有序开展推进。其中,在孤山村景点规划中,围绕孤山船说打造了八大景点——“万众一心,激流勇进,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破釜沉舟,川流不息(2个景点),同舟共济”,将孤山村赋予文化底蕴。同时,工作队正在建设汉江奇石馆,馆内将摆放汉江奇石以供游客观赏,对于传播孤山村的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意义。届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将派出部分老师、学生团体,以及专家团队将前往孤山村对旅游项目进行设计规划,为孤山村的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孤山村旅游业预估将在本年度10月1日以AAA级景区形式正式开业。将来,在景点建成正式投入,稳定运营的情况下,产业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工作岗位也将应运而生,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经商就业提供机会,让乡村劳动力回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血液,以达乡村振兴的局面。

图为孤山村正在打造的景区地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聪 摄

随后实践团前往汉江水域,调研团成员得知孤山村村民原依靠沿村的汉江打渔为生,但近些年来由于汉江生态失衡,政府在下发汉江十年禁渔期的基础上,每年不断投入鱼苗以修复、维持生态平衡,执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因此,部分孤山村居民只好歇浆上岸。村民失去了渔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再加以孤山村可耕土地资源稀少,为解决孤山村发展难题。

感悟民生百态,聆听孤山心声

实践团队采访了孤山村当地村委会主任王主任,据采访得知,孤山村以党建红守护发展绿,结合习近平主席的“绿水千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多在农业种植方面下功夫,既有了绿水千山,也转化了农民的钱袋子;其中香菇大棚的经济效益约为20万/年,白茶基地约为200亩,茶种引自安吉,产生效益需要5年,目前处于第2年间。工作队未来规划 对当地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将农特产品品牌化 ,并借鉴当下流行的电商模式,引进电商文化,充分结合发挥当下的数字经济优势,紧跟时代潮流,打造直播空间,让“互联网+走进乡村”。

要做到乡村振兴,除了产业振兴以外,在医疗卫生、交通、教育方面,都要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杨队长提到,在未来规划中,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优异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认识了解并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了解学习当地乡村振兴推进模式,并进行宣传推广,为其他乡村地区的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了解孤山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发展方向

在调研前期,实践团的成员对孤山村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到达孤山村后,实践团队首先对孤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守明老师进行了交流。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杨老师提到,现阶段到2025属于乡村振兴过渡阶段,为防止防止老百姓大规模地返贫,孤山村开展一系列的防返贫活动。根据杨队长所说,孤山村位于郧西县与郧阳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依傍汉江河流与一座大山,孤山村常住居民大约有 1900人。以前的孤山村居民靠水吃水以打渔为生,自从长江流域颁布十年禁止捕鱼的相关条例后,孤山村居民也歇浆上岸,不再捕鱼。当地村委会为留住人才,防止孤山村人员流失,大力开发旅游业,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扶贫车间等项目,为孤山村村民提供工作机会与经济支持。目前,孤山村计划以特色乡村旅游为基点,紧紧围绕孤山村“孤山船说”的特色,开展“吃、住、行、游、购”多维度的建设,为游客提供品特色鱼,赏汉江水,观蓝孔雀,采土蜂蜜的休闲体验项目,从旅游业角度来发展推进孤山村的乡村振兴进程。

实践团队了解到,孤山村政府为更好的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进程,施工队正加快旅游景点建设的后期工程,各项目正有序开展推进。其中,在孤山村景点规划中,围绕孤山船说打造了八大景点——“万众一心,激流勇进,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破釜沉舟,川流不息(2个景点),同舟共济”,将孤山村赋予文化底蕴。同时,工作队正在建设汉江奇石馆,馆内将摆放汉江奇石以供游客观赏,对于传播孤山村的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意义。届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将派出部分老师、学生团体,以及专家团队将前往孤山村对旅游项目进行设计规划,为孤山村的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孤山村旅游业预估将在本年度10月1日以AAA级景区形式正式开业。将来,在景点建成正式投入,稳定运营的情况下,产业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工作岗位也将应运而生,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经商就业提供机会,让乡村劳动力回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血液,以达乡村振兴的局面。

图为孤山村正在打造的景区地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聪 摄

随后实践团前往汉江水域,调研团成员得知孤山村村民原依靠沿村的汉江打渔为生,但近些年来由于汉江生态失衡,政府在下发汉江十年禁渔期的基础上,每年不断投入鱼苗以修复、维持生态平衡,执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因此,部分孤山村居民只好歇浆上岸。村民失去了渔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再加以孤山村可耕土地资源稀少,为解决孤山村发展难题。

感悟民生百态,聆听孤山心声

实践团队采访了孤山村当地村委会主任王主任,据采访得知,孤山村以党建红守护发展绿,结合习近平主席的“绿水千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多在农业种植方面下功夫,既有了绿水千山,也转化了农民的钱袋子;其中香菇大棚的经济效益约为20万/年,白茶基地约为200亩,茶种引自安吉,产生效益需要5年,目前处于第2年间。工作队未来规划 对当地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将农特产品品牌化 ,并借鉴当下流行的电商模式,引进电商文化,充分结合发挥当下的数字经济优势,紧跟时代潮流,打造直播空间,让“互联网+走进乡村”。

要做到乡村振兴,除了产业振兴以外,在医疗卫生、交通、教育方面,都要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杨队长提到,在未来规划中,将进一步细致规划,在医疗卫生方面,将扩建孤山村的卫生室,完善医疗设施,确保能满足村内百姓的基础需求,据调研团成员了解,孤山村不定期会对村民进行体检,确保村民有良好的身体健康;在教育方面,学校正处于扩建阶段,待扩建完毕后,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扩大教学规模。

图为实践团队跟随孤山村民前往白茶种植基地体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阮亚楠 摄

实践团队联系到当地村民向他们了解孤山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实践团队在和村民的了解中得知,孤山村近几年的变化非常大,以前的道路泥泞不堪,行人和汽车都难以通行,现在经过了改善之后,变得十分平整,就连乡间小路也铺上了水泥。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结合实际情况,讯问白茶与香菇的种植和收成情况,村民们听到这个问题,纷纷喜笑颜开,一位村民王先生表示:“白茶与香菇的种植和加工,给我们村民带来了财富,以前我没有工作,是扶贫车间提供了工作,再加上种植白茶与香菇对外销售,让我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也开始好起来了。”说完此话,村民王先生还带领实践团的成员前去参观白茶种植基地,并表示欢迎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到此参观。

两天的孤山村之行,实践团队采访了孤山村村主任王主任,驻村大队长杨队长以及孤山当地的村民。实践团队深入孤山村白茶基地香菇大棚参观试采,扶贫车间的体验,见证“孤山船说”的雏形。孤山村乡村振兴建设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孤山全体人民向着村子变好而共同的努力。对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的调研也正式告一段落。本次实践,让实践团队成员更深刻的认识到乡村振兴能带给贫困地区人民的福祉,实践团队也将传承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精神。将进一步细致规划,在医疗卫生方面,将扩建孤山村的卫生室,完善医疗设施,确保能满足村内百姓的基础需求,据调研团成员了解,孤山村不定期会对村民进行体检,确保村民有良好的身体健康;在教育方面,学校正处于扩建阶段,待扩建完毕后,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扩大教学规模。

图为实践团队跟随孤山村民前往白茶种植基地体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阮亚楠 摄

实践团队联系到当地村民向他们了解孤山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实践团队在和村民的了解中得知,孤山村近几年的变化非常大,以前的道路泥泞不堪,行人和汽车都难以通行,现在经过了改善之后,变得十分平整,就连乡间小路也铺上了水泥。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结合实际情况,讯问白茶与香菇的种植和收成情况,村民们听到这个问题,纷纷喜笑颜开,一位村民王先生表示:“白茶与香菇的种植和加工,给我们村民带来了财富,以前我没有工作,是扶贫车间提供了工作,再加上种植白茶与香菇对外销售,让我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也开始好起来了。”说完此话,村民王先生还带领实践团的成员前去参观白茶种植基地,并表示欢迎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到此参观。

两天的孤山村之行,实践团队采访了孤山村村主任王主任,驻村大队长杨队长以及孤山当地的村民。实践团队深入孤山村白茶基地香菇大棚参观试采,扶贫车间的体验,见证“孤山船说”的雏形。孤山村乡村振兴建设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孤山全体人民向着村子变好而共同的努力。对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的调研也正式告一段落。本次实践,让实践团队成员更深刻的认识到乡村振兴能带给贫困地区人民的福祉,实践团队也将传承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西外学子三下乡 | 追忆红色时光——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陕甘宁边区是中…
南财学子返乡为乡村振兴助力 网络直播带货“黄金李”
大学生校报网常州8月25日电(通讯员张文瑶)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电商农村发展情况展开为时4天的调研。7月23日下午,团队成员到达海洋乡…
西外学子三下乡 | 重温先辈英勇事迹——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
2022年7月2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在清晨一路步行至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馆内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
深入美丽下营村,研究乡村振兴新模式
为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活动,7月2日-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对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下营村当地文化产业…
深入孤山船说,了解脱贫故事
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优异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进…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建设美丽隆尧,宣传红色文化”
2022年8月4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雨为响应学校团委的倡议,积极踊跃参加了“建设美丽隆尧,宣传红色文化”的活动,致力于建设美丽家乡,关爱困境儿童,让家乡多一份美丽,多一份温暖。当你在马路…
华师学子三下乡:鲲鹏展翅,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传百年薪火生生不息,谱唐家华章万古长青”花生糖实践团于2022年8月19日在珠海科技园区开展研学之旅。这次研学活动,让我们发现了高科技对于我们生活的改变,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
西外学子三下乡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22年7月25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在实践中感知群众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看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今天的第一站是延安大剧…
在实践中收获 ——2022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今年7月,我参与了暑假期间进行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加入的队伍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苗实践队。在5月,我通过青苗队的面试成为队伍宣传组的一员。此前,我并未参与过三下乡的相关事宜,这…
“观察新成就 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走近居民 访谈新成就”社会实践活动
8月26日及28日,机械工程学院机械201班“观察新成就喜迎二十大”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在家乡社区开展新成就问卷调查的实践活动,并与社区居民就近年来社区的新成就进行访谈。团队成员贾超翔在江苏省江阴市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