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岗拉梅朵”实践团赴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胡枭涵 刘畅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现状及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六月下旬至八月初,经管学院“岗拉梅朵”实践团次旦曲宗等四名藏族成员回到家乡西藏,与团队另外四名汉族成员进行“云协作”,开展了主题为“内地筑梦·格桑花开”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1 实践团分赴西藏各地开展调研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方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始终是党和人民心中深深的牵挂。1984年,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实际,党中央做出了“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开办西藏班”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在内地为边疆民族地区大规模培养人才的先河。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在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西藏班学子作为政策亲历者,同时也作为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岗拉梅朵实践团以西藏班学子为研究主体,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拉萨市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四个地点开展实地调研。

图2 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地点

青稞酒、酥油茶,湛蓝的天空、绽放的格桑花,六弦琴悠扬、人民把歌唱,姑娘捧着洁白的哈达、笑迎远方的客人——这就是西藏为实践团成员带来的最初印象。6月21日,实践团成员最先来到山南市乃东区。乃东,在藏语中意为“象鼻山尖前”。这里,素有“西藏粮仓”之称,不仅是“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还走出了许多干部人才。实践团就地开展采访,其中旦增罗布分享的经历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罗布告诉我们,他也曾是一名西藏班学生。“我是在2002年到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开启了我赴内地求学的旅途。那时刚小学毕业,稚气未脱,便离开了父母,长途跋涉到内地求学,心情较复杂,既有与父母离别的伤感,又有不习惯内地的生活而感到的紧张惶恐。不过,在老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下,我们这群少年还是健康茁壮地成长,师生和同学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其中毕业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回到家乡发挥才干,如今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罗布的成长史,也是一名西藏班学子的演变史。这十余年的求学时光,见证了他如何从稚嫩的男孩成长为了坚毅的军人。“经过11年在内地求学时光,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繁华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要回乡建设念头。本人有幸考上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后奔赴边境一线,用自身在部队院级所学的知识,保家卫国。本人参军14年,始终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理念为西藏边境作出应有的贡献,为西藏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这也正如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同时也是西藏班政策的切身受益者格桑德吉所说的那样:“走出去,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图3 团队成员索央采访旦增罗布

随后实践团又相继来到拉萨市城关区、林周县开展调研,走访当地西藏班老师和学生,进行包含西藏班老师、藏汉同学之间以及回乡工作毕业生三个视角的访谈线上线下共计十余人次,并在乡村、火车站、社区街道进行随机采访,回收其完整口述及笔记十余份。

图4收集并整理形成的口述材料

图5 团队成员采访剪影

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是拉萨市当雄县,实践团到访时这里正值“当吉仁”赛马节,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团队成员格桑卓玛作为广电专业实习生,也参与了此次活动的拍摄工作。“小时候阿妈总是带我来看‘当吉仁’,那时我就梦想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了解到我们藏族的文化。如今,经过在内地的学习,今天的我有幸拿起了摄像机,用镜头记录下这盛大而又美好的时刻。能够成为一名藏文化的传播者,我感到热泪盈眶。”卓玛感叹道。

图6 团队成员格桑卓玛为“当吉仁”赛马节摄影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班学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现状,“岗拉梅朵”实践团一路走访,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97份,其中有即将远赴内地西藏班学习的小小少年,也有正在西藏班汲取养分的昂扬青年,还有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优秀党员,这些西藏班学子的身上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影响与熠熠光辉。

8月8日,当团队成员正在有序进行收尾工作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实践团工作的步伐。出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原本计划安排的线下采访被迫改为线上进行。当我们万分抱歉地将这一消息告知那些等待采访的同学时,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一改变。罗珍同学笑着告诉我们说:“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西藏班政策对我而言便已足够了!”

图7因疫情而改成的线上采访

同时,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团队成员格桑卓玛作为防控中的青年力量,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从8月9号到14号,在当曲卡镇当曲4村帮助村民注册和扫描藏易通,维持核酸秩序,科普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这朵曾在内地求学的小小格桑,终在自己的家乡的土地上绽放。

图8 团队成员格桑卓玛成为家乡当雄县抗疫志愿者

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的付出,根植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汉藏相亲相爱,犹如茶和盐巴”。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无数人秉承共同体意识,在内地汲取养分后,转身投入国家建设与民族团结大任中去,辛勤挥洒着汗水。而西藏的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图9 一名内地西藏班学生在他的心声的末尾写到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0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离别,为了下一次更美的相遇

2019年7月20日,这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者服务队在隆盛社区的第七天,也是最后的一天,志愿者们一如6天前,早早的来到了社区,孩子们这次每个孩子都来得特……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菀度青心,源留兰香

菀度青心,源留兰香——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离别之际,互道珍重

2019年7月14日至7月20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扬梦起航”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赶赴綦江区隆盛镇隆盛社区,为隆盛镇的留守儿童们带去一个不一样的暑假。随着经济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忆.初夏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前……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影随心动,筑梦未来

影随心动,筑梦未来2019年7月20日,这是“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在这最后一天给了孩子们一个惊喜:让大家一起在会议室观影。这次志愿者们推荐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初夏 初遇 初离

时间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随着风儿飞走,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溜走,从志愿者们忙碌的背影后溜走。今天是2019年7月20日,星期六。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你们是最好的陪伴

时光如梭,一转眼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在这段时间里,志愿者们挥洒热血,昂首向前。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这些热血青年们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梦为由 以爱前行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以及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文化带下乡,……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最新发布

“访一江山岛,传红色圣火”——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
“访一江山岛,传红色圣火”——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为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浙江农林大学“访一江山岛,传红色圣火”大学生暑期社…
曲园学子三下乡之助力强国显担当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为体育强国。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暑期“三下乡” | 西安科技大法学院实践团队前往于新村
随着2022年暑假的来临,西安科技大学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相关实践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2022年7月18日下午两点,团队身穿统一的西安…
青禾音乐课,乐符跳动着山区孩子们的梦想
“我自己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音乐课和体育课了,在音乐课上可以听到不同国家的音乐,也能看到各种风格特异的乐器。”,谈到为什么要开展这一门课程时,小班音乐老师刘桂楠表示,“支教地点的小孩获取信息的场…
西安科技大学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杜陵村活动纪实
为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2年7月16日至7月26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开启了调研之旅。实践…
西安科技大学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于新村活动纪实
为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2年7月16日至7月26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开启了调研之旅。实践…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健康爱心科普 提高民众素养
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爱心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与实践”团成员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
访中线渠首淅川,探生态致富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开群众致富增收的大门,必须用好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助力乡…
乡村法治,你我同行——西安科技大学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于新村活动纪实
为了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与发展,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队开启了西…
西安科技大学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于新村调研活动纪实
为了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与发展,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赴西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团队开启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