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N种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暑假社会实践团
2020年7月9日,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收拾好行囊,整装待发。经过近三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大本营——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
襄阳市是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用0.35%耕地生产全国近1%的粮食。粮食总产占湖北省1/5,是湖北省唯一的百亿斤粮食产能大市,而水稻作为其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500万亩,总产380亿斤,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实践小队来到此地,调研考察当地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模式,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积累宝贵的经验。
7月10日,实践小队来到了襄阳市智能农业示范服务中心和绿神农业稻+N研学基地,了解并学习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湖北绿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行出“水稻+N ”的生态种养模式,这种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种植业的单一性,充分利用稻田的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实现复合循环式生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在智能农业示范服务中心内,我们参观了大棚种植大球盖菇为扶贫做出贡献,并且了解到大米从生产到加工的一系列过程。
7月11日,在团队师兄的带领下,我们走进示范田,可以看到每块稻田都修建有鸭棚,每个棚内放养1000只,共麻鸭12000只,稻鸭共育面积600亩。在师兄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稻鸭共育,就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引进一定数量的鸭子,利用鸭子的杂食性,消除稻田中害虫和杂草等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因素。同时,鸭子的排泄物是较优质的肥料,能够达到促进水稻生长、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的目的,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此同时,稻鸭共育模式能够对能源循环利用,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实现了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节约了水稻种植过程中所需成本。同时有效地对鸭子进行饲养,产出优质的鸭肉,用一种以种植模式收获双份的经济收益,实现互利共赢。
最后我们登上了观景台,并参观了位于当地的张家集镇何岗村。从高处俯瞰整个研学基地,虽然顶着烈日骄阳,但是美丽的景色还是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鸭稻共作模式,水稻和大球盖菇共培育,绿色防控以及农业观光等多项农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学习优秀的农业发展经验和种植模式,对于其他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有变化,美丽乡村美如画。走过一望无垠的乡间道路,微风吹拂着田间翠绿的秧苗,走进村落,干净整洁的房屋街道,应有尽有的基础设施,这样的乡村面貌让我们眼前一亮,完美切合了我们对于美丽乡村的美好想象。我们期望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将所见和所学相联系,将理论与实践,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