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至19日,河海大学“坝工技术进展及堆石混凝土碳排量”调研团前往贵州省多家设计单位,与相关技术专家开展访谈交流会议,了解多年来我国坝工技术的进展,同时调研堆石混凝土筑坝的节能环保优势。
实践团于7月13日到达遵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遵义院),与沙千水库项目负责人罗键、遵义院总工助理曾旭开展系统性访谈交流会议,了解堆石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
首先由罗键先生以视频方式为团队成员介绍遵义院发展历程,并且详细讲解堆石混凝土的基本情况、遵义院在堆石混凝土中的研究、应用与创新以及堆石混凝土的效益与低碳评价等,同学们对堆石混凝土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了解到遵义院在堆石混凝土实践改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联合研究发表《堆石混凝土坝温度变化过程研究与应用》,为不分缝或者少分缝的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主编了《堆石混凝土拱坝技术规范》(DB)等,为堆石混凝土技术推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践团在遵义院开展系统性访谈。实践团供图
在介绍结束后,实践团结合介绍内容,针对技术革新、工程环评、碳足迹考量等提出了若干问题,曾旭先生联系之前参观的水库,做了详实而客观的回答,同学们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除此之外,曾旭先生结合工作经验向实践团队介绍了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时代对水利复合人才的需求,为同学们的个人发展指点迷津。
实践团在遵义院合影。实践团供图7月16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实践团赴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水利院)与李巍副总经理,水利二院院长刘其文,杨强副总工程师,符昌胜和刘义高级工程师等一行技术专家开展访谈交流会。
首先杨强副总工程师结合贵州水利院设计、修筑的黔中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利枢纽以及参与修建的FAST“天眼”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介绍了我国边坡稳定检测技术从传统人工检测转向InSAR天地一体检测技术的转变、高墩大跨渡槽的建设与研究、信息化院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此后,刘其文院长就该院特色的氧化镁膨胀混凝土技术展开介绍,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代表工程,详细讲述了新技术的研究流程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规定。外掺氧化镁通过利用氧化镁的与水接触后的微膨胀特性补偿混凝土温降过程中的拉应力,以实现不布置冷凝水管同时保障混凝土不出现裂缝的工程要求,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教材外的工程建设知识,极大的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
实践团与贵州省水利院专家开展访谈。实践团供图
实践团成员还就多年来我国设计和修筑大坝时环保理念的变迁向各位专家了解水利设施在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对于环保方面的考量因素。“环境因素目前已成为水利设施乃至更多土木建设的首要内容,甚至是‘一票否决’的关键因素”。在谈到水利工程的环保观念时李巍副院长如是说到,又一次的明确了我国坝工技术目前的核心理念。
访谈通过数据、事实驳斥了水利事业是夕阳产业的说法,相反,在进一步优化建设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培育,应用与推广方面对复合型人才有着急切的需求。
贵州水利院的创始之初,其核心目的是为解决贵州省的工程性缺水问题,目前在此基础上,贵州水利院更是将自身技术以及建设经验应用至道路,桥梁等更宽广的民生工程当中,极大的体现了贵州水利院一代代水利人的家国山水情怀。
7月19日,为对比分析堆石混凝土技术的优势,实践团赴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院)与水利水电工程院副院长邱焕峰、项目经理李江雁、水电院设总王翔、生态院副总工程师夏豪、咨询公司工程勘察处刘孟等一众技术专家开展访谈交流会。
贵阳院现已完成了乌江、澜沧江等30余条大中型河流的水能开发规划以及国内外150余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具备无与伦比的工程建设经验,自主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基于此,贵阳院相关技术专家就碾压混凝土与堆石混凝土的设计施工经验与区别向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讲解,并对实践团成员的疑惑进行了解答。
首先由李江雁总设计师向实践团成员详细的介绍了一下堆石混凝土坝技术与施工工艺、典型工程、以及渗流处理预防措施等。
实践团与贵阳院技术专家开展访谈交流会。实践团供图
随后,实践团成员就碾压混凝土与堆石混凝土技术区别进行了提问,贵阳院作为碾压混凝土的提出者之一,在碾压混凝土防渗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层间处理方面,提出了层间设置膨胀止水条的方法避免层间渗漏过大的问题。
在提及碾压混凝土与堆石混凝土的优劣方面,邱院长认为目前二者许多属性类似且均存在局限性,主要是设计、地质等外部条件限制了两种技术的选择,如目前贵阳院设计的重力坝往往采用碾压混凝土,而拱坝以采取堆石混凝土作为填筑材料就表明,坝体水平截面面积与体型将限制筑坝材料的选择。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堆石混凝土实用性强,自密实混凝土可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规混凝土,节省了拌合结构的种类和规模,同时堆石混凝土温控简单,无需布置冷却水管,坝面上技术工种少,自动化程度高,在未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实践团在贵阳院合影留念。实践团供图
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还需新时代水利人的不懈努力,各位水之子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同时明晰水利事业的智慧化转型步骤,以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标准,为水利事业的智慧发展献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