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研垃圾焚烧发电,助力双碳战略发展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王贵龙

2022年8月2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碳”索未来实践队在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展开“探索垃圾焚烧发电,找寻变废为宝新模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听取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业务情况、实地参观厂房和工作车间、参与交流提问与答疑,进一步深入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运营模式与环境效益。

“十三五”期间,通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基本全面达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探索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绿色价值,疏导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导致的行业负面情绪,有利于保障行业长效达标,巩固行业专项整治的标志性示范效应。

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实现变废为宝,推动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是机遇,也是挑战。带着这样的问题,“碳”索未来实践队,来到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青岛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由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运营,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重点民生工程,占地869亩,总投资约16.7亿元。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属“一园一企”整体 PPP 模式专注于城市固废治理、静脉产业园建设、垃圾焚烧发电EPC及委托运营、农林废弃物处理等环保领域,是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商。

实践队员一行人首先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办公楼会议室,公司负责人喻峥为实践队队员讲解园区主要建设内容、主营业务、烟气处理措施等。当提及“为何说垃圾焚烧发电能双重降碳?”时,喻峥给出了他的回答——“在普通人眼中,垃圾焚烧伴随着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怎么会能减少碳排放呢,怎么会有利于环境保护呢?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想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目前我们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是什么。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民生刚需设施,主流处理工艺为填埋和焚烧。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均为温室气体,持续时间长、可控性不够强,且甲烷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与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发电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垃圾转变为二氧化碳和热能,可控性更好,既能避免填埋过程的甲烷排放,又能通过热能回收发电而代替化石燃料,具有“控制甲烷排放+代替发电”的双重碳减排效果。”

通过喻总的讲解,实践队员对垃圾焚烧发电的行业模式和效益认识更深一步,紧接着,实践队员开始参观展厅和厂房。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工厂沙盘、宣传基地、文创游戏、汽轮发电机、垃圾储存室、设备监控室、尾气处理厂房。当实践队员问及尾气处理的具体工艺时,讲解员耐心地为实践队员解答到:“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非常注重尾气处理,公司的处理工艺相较国内绝大部分公司流程更加完整,处理更加到位,排放更低,主要的技术原理是采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半干反应塔(石灰浆)+干法(消石灰)+活性炭喷射吸附+袋式除尘器+烟气回流+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湿法模式,通过处理过后的尾气,其各项有害物质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这也正是我们的技术优势。”

参观完厂房,实践队员又回到办公室继续与喻总交流,当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喻总回答道:“按照“十四五”有关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80万吨/日左右,届时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平均每年可因节约标煤0.26亿吨而减排二氧化碳0.5亿吨,平均每年还因代替垃圾卫生填埋而减排二氧化碳1.2亿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目前正处于深化整治阶段,进一步巩固拓展行业全面达标的示范成果、降低行业污染物排放、发掘碳减排潜力,并探索建立将垃圾焚烧发电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折算为绿色价值的市场机制,是激活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会充分发扬企业担当,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双碳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刷新了对双碳政策的认知,也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了垃圾焚烧发电,看到了垃圾焚烧发电的独特行业优势。双碳政策和环境保护的实施是一次挑战,考验了企业大力投入、积极转型的能力;更是一次机遇,鼓励了企业对环保做出贡献。为主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企业带来新的红利,展示了政策的人性化,更是公平公正的体现。随着新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环境保护的胜利战终将拿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才”源广进调研团对山东高校进行线上调研
8月20日,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调研的形式,山东大学(威海)“才”源广进调研团展开了对山东省“985、211大学及双一流高校”、“普通大学(含本专科)”两类院校里的五所大学进行,队长胡雨旸负责目标院校筛选…
山东大学经纬班“经诚为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山东大学经纬班“经诚为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以党史教育、精神学习、民生发展、推普助发展为主要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讲。加强理论学习,在紧跟时代中提高自己。团队…
暑期社会实践 进行乡村展示
7月14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来到单县谢海村开展志愿服务,,“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是依托法学院阳光社工协会成立的实践团队。为村内老年弱势群体讲解防诈骗知识及案例,提高村民的尤其是老…
“石门指南行,寻发展致富路”——终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历史性的变革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发生,政府与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一项项历史性的成就。观察探寻乡村的发展,我们能从中感受人民的力量、党的力量,感受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我们组织发…
乡村调研进行时 山理学子风采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建党节刚刚过去,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红色文化、加强思想教育,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单县湖西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湖…
暑假展风采,实践出真知
进一步扩宽大学生视野,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后的变化,“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是依托法学院阳光社工协会成立的实践团队,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山东菏泽单县席庙村开展调研…
“石门指南行,寻发展致富路”——指南村调研新角度
2022年7月5日,来到指南村的第二天,我们继续通过实地勘察拍照的方式进行调研。我们走访了村庄的农家乐和民宿,了解了村庄“旅游+农村+农业”的新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深入体验了指南村的独特风光和风土人情…
青春领航就业智慧塑造未来
采访人:张玉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20201210079)被采访学姐:李雪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访时间:7月14日采访地点:亳州市谯城区昌盛鲜活市场张:学姐在合肥的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两年多了,真是让人羡慕,学…
专访|中垾番茄有口皆碑,引领强村致富路
访谈时间:2022年7月28日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访谈人: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乡村蝶变靓如画,美丽中国启新程”实践团(文中简称实践团)被访谈人:滨湖村扶贫产业园负责人陈宗平被访谈人简介:滨湖村扶贫产…
“石门指南行,寻发展致富路”——学习指南村致富之路
2022年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石门指南行,寻发展致富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此行的第二站——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指南村。驱车60余里,山路蜿蜒。我们来到位于临安天目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