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未建立完成,长江保护法治进程滞后,企业、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垃圾漂浮于江面之上,长江生了很严重的“病”。举目望去,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湖泊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多种珍稀物种濒临灭绝。2016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自此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江保护修复作出系统部署。
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为进一步了解长江大保护及岸线整治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宜都市枝城镇,探寻生态修复的奥秘。
依托PPP模式,推动宜都绿色发展
长江干线枝城段生态修复和城区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实施机构为宜都市人民政府授权宜都市枝城镇人民政府,属于生态治理类PPP项目,被纳入湖北省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开始策划,2018年动工,2020年完工,在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过程中,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布局,营造城区宜居环境和亲水型水环境,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加强版,迅速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
污水收集生态化,破解环境污染困境。针对临江散住居民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建设微动力生态收集池5个,总处理量50吨,经过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沉淀,水质排放达到一级A,有效地提高了污水处理率。项目改建、新建城市岸线雨污分流管网10公里,每日可收集污水1600吨,缓解区域雨水、污水积滞问题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长江水域面源污染。
驳岸修复多样化,建设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拆除违建码头25处、沿线违规建筑52户,关闭殖72户,破硬复绿0.35平方公里。加固老旧驳岸1公里,阻断幼体钉螺上岸;滩涂种植意杨等树种520亩,林间套种益母草,形成钉螺难以存活的自然环境;药物灭螺150亩,有效剿灭钉螺。客土换填塌陷、水流冲刷区50亩,乔灌结合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绿道5公里,实施有害生物滩涂综合治理300亩,种植生态防护林110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林水调控海绵化,设起“守护线”。集约整合项目搬迁等闲置土地,建成宜化楚星生态游园及城区街头绿地23处,种植降噪音、适应性强的乔灌花卉树木25200余株,铺植草坪7万平方米,铺设透水砖10000平方米、透水沥青5800平方米,增加雨水自然沉降面积,挖通丹阳大道老旧破损下水道500余米,采用植草沟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实现城市排水蓄水的海绵功能,有效破解水土流失困境。
生态修复亲民化,描绘人水和谐图景。在岸线生态修复涉及的六个行政村内沿江建设生态绿道,形成集自行车、长跑、步行等运动空间于一体,兼顾运动健身和亲近自然的“慢生活系统”。绿道两侧增加种植彩色叶植物,丰富沿路景观色彩;林下种植各类开花植被,形成花卉景观;驳岸补种垂柳,增添水生植物。配套建设座椅、路灯、垃圾桶等设施,统一绿道标识系统,使绿道成为市民游人游憩健身、寓教于乐的好去处。达到引流、聚人、兴业的效果,为下一步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筑牢基础。
渔民上岸保障多,岸线整治福音至
岸线美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位于长江岸边的枝城镇白水港村,是全市甚至全省都比较典型的专门化渔村,是大量渔民和少部分农民融合形成的村落。这里的曾经绝大部分村民都以渔业为生,岸上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因此白水港村也是为数不多在长江大堤外还大规模建有房屋和自留地的村子。2018年“禁渔令”在枝城白水港村率先展开,当时有证渔船180条,有证渔民360余人,2020年7月份完成全村退渔,全村渔船进行集中拆毁。同时为全面落实渔民退捕安置工作,政府为渔民们提供了20-30万的一次性补贴,并提供了就业保障。许多渔民进入工厂,也有人积极经商另谋出路,还有一些渔民进入“巡江队”,为保护长江贡献者自己的力量。
除了江面,长江岸边的景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工企业关停搬迁、码头削减整改,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广场、茂盛的植被和洁净的道路。以往农村滩涂上的耕地、自留地使得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土壤过滤,直接进入长江,造成大范围水体污染。而现如今有了微动力污水净化系统的加持,生产生活污水得到了统一的规划和处理。
如今的白水港村已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伴随着这里的长江岸线尽显生态之美。
“关改搬转”为生态,勇担责任促发展
化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宜都市主要的经济来源,为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的生态政策,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绿色、智慧型化工园,宜都化工园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它不仅承载着“长江大保护”“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清零”的历史使命,更彰显着宜都在长江大保护、化工转型中的“宜都担当”。
上午10时,实践队成员来到首站新洋丰集团,据杨书记介绍,集团原厂址在猇亭地区的长江边,而在“长江大保护”战略提出后,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2017年集团就着手准备搬迁工作,2021年原工厂正式关停。在搬入化工园区后,为减少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集团对生产线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以磷矿渣的处理为例,磷矿开采和相关的化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矿渣,对环境污染较大。针对此问题,集团将磷渣处理生产为磷石膏,同时也改进了堆放处理技术,极大减少了污染的产生。
随后我们来到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紫外线吸收剂、新能源材料、化学工程原料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7月,华阳化工响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最早启动项目搬迁入园。“搬迁入园给企业带来了代差式提升,或者说跨越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廖全红介绍说。新厂区占地面积共200余亩,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设计产能8300吨,超越了从前,公司在承接原有产能的基础上对产能进行了科学地调整,增加需求大的产品的产能,同时将原来的平行产业链升级为立体产业链,引进先进的DCS自动控制系统,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另外,在二期项目中,华阳化工规划拓展铝电池添加剂这一品类,目前已经通过了SA8000认证。
此次枝城之行,我们看到了宜都市枝城镇保护长江的政策决心和政策力度,看到了宜都市民在长江大保护、化工转型中的“宜都担当”,真切感受到宜都项目建设的强大脉动。以生态促发展,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宜都市枝城镇长江系统治理工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时代长征”课。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自觉投身“长江大保护”的事业中来,以青春绘就长江大保护最亮底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9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