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农学子赴浙北红色教育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作者:朱轩辰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7月13日至19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暑期实践团的8位队员分别从武汉等各地前往嘉兴绍兴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红色古地中重游,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文化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干部群众。

红船精神,革命摇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引领着中国革命扬帆起航。“在红船之上,百年前,13位全国的党员代表,在这里开会。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一大”的开端,才会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导览员向同学们介绍道。

在这里实践团的成员们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了解党在诞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深刻体会历久弥新的“红船精神”的实质含义。

随后我们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听一堂“正宗”的党课,感悟革命志士们的炽热初心、感受嘉兴的历史社会风貌、体会在那个年代信仰的力量。”三楼大型壁画“星火燎原”、“中流砥柱”高4米长20多米,生动展示了中国革命的磅礴气势和艰苦卓绝。实践团团长机械化2004班娄柯翔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实践之旅,更是一次信仰之旅、精神之旅与初心之旅。

磨难重生,自强不息

7月17日上午我们前往社会实践的第三站——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大桥陈列馆。自修建起便历经艰险的钱塘江大桥注定命运坎坷。为了阻止日军南侵,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亲自将通车仅三个月的大桥炸毁。茅以升愤然作诗:“斗地风云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以铭其志。

茅以升从小便与桥梁结缘,青年时又临危不乱,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拒绝国外重金聘请毅然回国建造桥梁,但是为阻止日军进攻,又亲手点燃了导火线毅然炸桥……从“建桥”、“炸桥”到“复桥”,大家被茅以升爷爷的事迹感动,纷纷写下心中的英雄故事,树立心中的英雄形象,立志要成为像茅以升一样有担当的中国人。

在这里机械化2004班的王含琪和能动2001班的许海洋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钱塘江大桥的历史,他们认为历经磨难而重生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虽屡遭劫难,至今仍在默默守卫着国家的繁荣。它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辉,反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加彰显出自身的珍贵和价值。

以笔为刃,抨击糟粕

在绍兴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游览鲁迅祖屋、故居,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鲁迅诞生在都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又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他的光辉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建国以后,鲁迅在绍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以及他留下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得到了珍重和保护,建立了纪念馆。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成员回望这七天时光,团队合理分工,规划路线、制定计划,在游览红色景点的同时认真查阅资料、回顾历史,学习红色精神,包括南湖红船精神,钱塘江精神,见义勇为精神与鲁迅精神,深刻认识到,人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者,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唯有铭记历史,提升能力,先立人后立国,团结一致,方能使民族复兴,国富民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1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宣法团: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法制宣传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 切实关注民众利益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 为民普法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深入生活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参观杜凤瑞纪念馆心得体会
本网讯(通讯员陈晓帅)我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一员,来杜凤瑞纪念馆进行学习。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在方城县杜凤瑞烈士纪念馆,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雕像矗立在正…
古村探探——探李家疃村衰落历史
7月3日,经过前两天团队成员在李家疃的实地考查,已经对这个古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到了这个村落的起兴,但是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民族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兴盛之后,衰落是大势所趋。李家疃村也不例外,…
安财学子三下乡:疫情下税收优惠政策惠企利民暖人心第四弹
自新冠病毒暴发以来,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抑制住了疫情的肆意蔓延,并逐渐进入疫情暴发后恢复阶段的后疫情时代。在疫情初期,我国通过积极、有效的税收措施支持疫情防控,…
一本书,一情诉
一本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本书足以唱响人间暖爱。一本书,足以涤荡人的心灵。一封封家书构成一本厚重的大书,写尽相思,写尽忧愁,写尽亲情,那便是《傅雷家书》。承载着爱意,让我们尽管已隔数年也…
党史教育进社区活动心得
本网讯(通讯员陈晓帅)2022年7月4日,我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员,今天来到县五星社区——-新民社区,开展河南农业大学党史教育进社区的主题活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
谱青春之曲,奏和谐之歌
值中华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学联二十七大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致信祝贺,信中提到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用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
在实验初中志愿服务
本网讯(通讯员陈晓帅)2022年7月3日,我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时间活动的意愿,来到了县实验初中进行实践活动。我的主要工作是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和心理疏导,间隙进行校园巡逻维护…
悟贺信精神,谱青春赞 歌
值中华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学联二十七大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致信祝贺,信中提到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用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
让 焦虑适可而止
近期,《小舍得》正在热播中,作为《小欢喜》、《小别离》的姊妹篇,继初中、高中题材之后,这部聚焦小升初话题的高分剧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观众大呼真实,针对剧中三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
做敬老院志愿活动 品孝道传统美德
本网讯(通讯员陈晓帅)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