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7月21日—7月24日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美丽中国”之潘安湖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江苏徐州潘安湖开展关于国家级4A旅游景区——潘安湖生态湿地改造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此次调研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组合形式,旨在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探寻周围地区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西南部,由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而来,总面积466.7公顷,湿地总面积达到333.7公顷,湿地率71.5%。2013年获批试点以来,潘安湖湿地实施完成了一系列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普宣教、基础设施等软硬件项目建设,使得公园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为湿地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河、湖、岛、林等丰富的栖息环境。2014年6月,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潘安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由煤炭塌陷区到4A级景区得蜕变,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首先,实践小分队成员前往潘安湖参观由废弃矿场改造成的旅游景区,景区内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各式各样的科普标识牌牢牢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通过对这些标识牌的观摩和学习,队员们了解到潘安湖采煤塌陷过程、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潘安湖的功能分区、退塘还湿工程、湿地保护规范等等非常实用的知识。景区中随处可见的科普标识牌,让游客不仅对潘安湖有了更深的了解,还真切地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一个个生态环境的改善案例在实践小分队成员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实践小分队成员围绕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开展了线上的社会调查和研究,通过让景区中游客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游客对潘安湖湿地改造的看法及其生态保护意识。
随后,实践小分队成员探访了潘安湖湿地公园周围的一些店铺,并采访了香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她不仅是徐州香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药香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员,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在继承传统香包制作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风格,创作出一批带有徐州汉代文化特征的作品,同时带动村民发展香包产业,实现创业、再就业,推动了徐州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小分队成员跟随着王秀英女士参观了各种不同种类的香包,在与王秀英女士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了许多不同香包的制作工艺,增长了见识,深刻感受到了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底蕴。
此次实践围绕潘安湖这一国家级湿地公园,对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网络调研、对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考察等,调查了群众对“美丽中国”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在“美丽中国”大方向建设下的感悟与看法,不仅了解到“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硕果,并且深入发掘了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生态治理不仅使得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还带动周围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由此体会“美丽中国”在徐州的发展落实及发展理念的革新、发展思路的转变,走上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过对潘安湖湿地公园景区的整治改造方法和成果进行总结,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对于走好生态治理这条路有了新的展望,通过对香包文化的了解,也明白了蕴含于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关注“美丽中国”建设,加强自身对“美丽中国”的了解,发挥大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守好绿水青山,为实现“美丽中国”而奋发学习,不懈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1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